216|第 216 章[第1页/共3页]
从乞儿当中还清查出了本地或外埠逃来的凶犯、盗贼,又有被人拐来的幼儿――由此又抓了几伙儿拐子,也救出很多被卖的妇人和孩子。如有记得家的,就叫人解送犯人回客籍时捎归去;不记得家在那边的,晚间便临时在惠民所存身,白日则安排到各处工坊做事,或到汉中学院读书。
她们来的这一起上,因为是出行在外,对下人的束缚倒没那么严格,乍见这些端方严明的仆人,她心中竟生出几分仍在京中的熟谙感。
桓凌不知那些内侍在背面群情的甚么,只听到他们在夸周王和宋时等处所官,便不问启事地拥戴道:“汉中能有本日,全赖周王殿下仁德漂亮,罢休任由宋知府等人施为,汉中才有本日繁华之景。”
元娘现在气度放宽了很多,不再以自家好恶评断人,这倒是周王殿下之福了。
那人不掩对劲地答道:“还不是我们汉中府宋大人管得好。老公在京里,也传闻了我们汉中的经济园吧?自打那经济园建起来,府里有了银子,宋大人便实在投了很多钱办养济院、惠民所,将那些有残有病的乞儿都送出来医治、安养。鉴别出没病的、无能活的,也都送往经济园做工,教他们一计之长傍身。”
入宫拜别皇后、贤妃, 与孩儿道别时, 她还对这趟远行抱着几分模糊的惶恐, 不知汉中府会是如何的处所。但是一起行来, 住过脏乱的驿馆、见过喧闹的贩子、萧瑟的山里村落……再进到汉中府属地, 见到江边整齐齐截的房舍、流转不息的舟船, 远了望去高大如塔的滑车和通天烟柱, 她忍不住长长吐了口气。
自从她嫁进王府,与兄长便极少相见,最后一回见面还是周王进京献嘉禾时, 曾带兄长到府中小住,他们兄妹仓促见了一面,到明天又是一年多未见。
但是这题目只一出口,听的人便直接甩出了“宋时”二字。
这是她家王爷管理之下的乱世之景。
王妃却在照壁后换乘肩舆,带着贴身的宫女内侍进入正院。
这些年宋时议立后、治军屯、进嘉禾,又有安民富民之功……她身在王府中,再清楚不过地感遭到了周王府的职位因他的功绩垂垂上升,再也没法因为本身的一点私心便自欺欺人。
他们周王殿下或是传说中两位皇子的才具都比不上的宋大人,总不会做出那等暴君才有的荒唐行动吧?
近几年九边受兵乱灾荒之地,乃至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都有逃荒来汉中的,都叫宋大人安设了,何况府城里这几个乞儿?
她想问桓凌,但在想到这个题目时,脑中便悄悄浮起一个答案,沉甸甸地压在舌尖。虽未经历证,她心底却已经认定,只要她问桓凌,所得的必定会是这个答案。
因玄月初气候尚热,车子并未关严窗子,只用半透明的鲛纱作帘,隔着窗帘仍可瞥见外头的景色。
仪卫打起全部王妃仪仗,指导车队缓缓向汉中府城去,桓凌固然称呼有些陌生,却始终御马陪在王妃车旁,给她解惑答疑。
内侍原是想探听些周王的德业,好归去报与王妃,哄她欢乐。成果探听得满耳都是宋知府的好处,这便分歧与王妃说了,只在车外奉迎地说:“传闻这汉中恰是我们周王殿下仁德,治下官员勤力,才有这般太安然康之景。”
若像京里那两位亲王普通到处插手,又不知此中关窍,只怕这经济园都建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