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15|请假[第1页/共3页]

褚长史觑着天子的表情不错,也拥戴着笑了笑,说道:“周王殿下赤子之心,宋知府唯知忠义,进上之礼只为表敬爱之心,何必与别人比拟。”

皇孙养在一个没有仆人在的、孤伶伶的王府里,又或是养在边关,如何及得上在宫中,能得亲祖母教养长大,乃至有机遇被圣上亲身教诲?

新泰帝站在摆放钟表的小桌前,一面看着时针缓缓挪动,一面温声问背后的褚长史:“这又是宋卿所造吧?这钟内里装着那些带着细齿的轮子,只怕非常难打磨,不知可要耗多少人力才气做得成?”

一道圣旨发下,顿时轰动了全部朝廷。

贺表犹可, 周王府能奉上甚么贺礼, 才是满朝大臣最体贴的――珠宝、珍玩、书画之类的倒不值一提, 最好是再献一个……献一箱新奇的吉祥给大师开开眼。

前些日子好轻易经济园稍稍走上正路,父皇又钦点了要他们制造钟表,他还想要在京里重现汉中经济园的生长势头,却被二哥拖累至此。

桓王妃神采空茫地倚在她怀里,好久才转过一个动机:“我不能抗旨,便上一道书祈求留在京里吧。我昔日承诺过殿下要照顾好贤儿,总不能丢下他,一小我去汉中。”

天子听着他细讲为何供料不敷,经济园的丧失多大,神采微沉,垂眸问道:“此事主管建园的监察御史如何不报上来?”

――这表盘完整按着前人计时风俗来,只要时针, 没有分针、秒针。因为“发明”座钟的宋大人一时编不出太公道的来由,能让他在汉中府碰到会做钟表的本国人,学会国际计时体例。

可惜大婚的婚期在六月初, 不管稻麦此时都进不了京,他们也看不见前两年汉中府成箱进吉祥的盛况了。

这钟表虽不如吉祥喜人,的确也是合用又可意的东西。

天下臣子、藩王纷繁献上贺礼、贺表, 周王提早派了左长史入京, 也恰是为着此事。

她情愿留在京中奉侍小殿下,替周王府通报动静,请王妃不要再踌躇了。

二皇子现在也结婚两载,王妃与妾室却还都没动静,听到这动静后不免抱恨:“大哥这清楚是以退为进,借口要将妻儿搬回汉中,实则提示父皇,现在皇室中只他一个有了子嗣了!”

褚长史跟着贺表一道献上的,是一套唐人抄的《金刚经》, 一盘赤玉雕的安石榴、一套八层透雕的象牙球……与两座高可三尺许、鎏金嵌宝的铜座钟。

这道旨意岂止搅动了周王府一家,不过周王妃是为儿子被召进宫而悲伤,别人倒是为了没有儿子可进宫而焦心。

“座钟”二字初传开时, 连宫里都觉得周王要送的是个梵刹里敲的钟。但是真正进上的倒是个檀木作壳,红色铜胎珐琅为面,金针铜摆, 大要绘着子丑寅卯十二时候, 每个数字间用铜丝隔出八刻的计时器具。

周王在汉中惦记取京里的王妃, 京中王府的人也正惦记取回周王府之事。

他去盯着采矿的时候少了,下头人羁系不免垂垂松驰,那些矿上的民风又重新倒向畴前他还没按着汉中府之法管人时的模样。再兼他现在心胸大计,保全不得修路、转运二政,补助运转的银子也少了,那些矿料送到经济园的速率便慢了。

褚长史因要献座钟,分开之前曾到经济园里仔细心细看过一回制钟流程,此时应对起来自是胸有成竹。他乃至问一答三,细细讲了如何用车床加工打磨铜齿轮,钟里和钢制发条又如何动员齿轮转动,让大要时针不断转动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