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城管无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第4页/共5页]

以是,一旦穿越到北方的地主家庭,你想要学工夫妙手整天跟人打斗,倒是向来不愁贫乏敌手,根基上每年都有流民和匪贼前来串门,地主土豪们也经常拉起团练相互攻打。那年初每一个能够保住家业的地主,几近都是打出来的。如果你特别能打,又有本领拉起一帮兄弟,那么就算是要像“樊哈儿”(电视剧《傻子师长》的原型)一样晋身军阀大帅,也是有必然但愿的。

按照1930年的一份村落调查显现,如果没有工贸易之类的分外支出,只靠地里刨食,也没有体例回避捐税的话。那么地主的家里最起码要有200亩以上的好地,才气顿顿都吃白面馍馍,逢年过节吃一顿肉。

在如此频繁的战乱当中,不要说升斗小民的骨头都填了沟壑,就连地主士绅的生命也毫无保障。

鉴于上述各种天壤之别般的差别,以是我们在详细描述民国糊口的时候,只能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样本,从而以小见大,映照出全部民国年代的社会风采。

鉴于上述这些环境,像电视剧里那种仿佛《红楼梦》里那座大观园的盗窟版,宅院深深,丫环成群,锦衣玉食的豪华地主糊口。起码在兵荒马乱、灾害频繁的华北地区,光靠从地步里收租子是很难保持的。

在如许的环境之下,费事农夫当然是九死平生。地主们的日子也是暗澹非常。即使家里屯着些粮食和银钱,也得起首拿出来招募仆人,采办兵器,加高院墙,构筑土堡,抵抗匪贼和流民的劫夺,以及贿赂前来打秋风的军阀军队。能够保持保存就已是极度不易,更别提甚么豪侈享用了。

以是,在民国期间的华北和山东地区,固然很多县里的地主豪绅,把实际地租已经收到了七成以上,还在荒年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操纵高利贷来剥削农夫,把佃农们逼得只能把谷糠麸子当作主食,到了灾荒年月就要出门逃荒,乃至于到东北去“闯关东”。但是在军阀们的横征暴敛和匪贼的肆意横行之下,除了极少数最顶级的大地主以外,大多数中小地主的日子还是过得很糟糕。

第3、民国期间的北方,一向在接二连三地发作着可骇的灾荒。

但是,如果你对打打杀杀之类的事情兴趣不大,只是想要过上比较当代化的糊口,那么可就非常困难了——按照1930年的一份统计,在河北清苑县11个村2000多户人家上万口人当中,统共只要自行车7辆、手电筒6个、热水瓶2个,而收音机则是一台都没有。电灯是不消想了,因为乡间普通底子没有电力,也没有自来水。如果还要本身弄发电机的话,仿佛只要那些雄师阀的家里,才气拿得出这很多款项。比方清末的袁世凯,在老故乡间退隐之时盖的别墅,内里不但有电力供应,还拉了电报线,连私家电报房都有。

想体例结好本地军阀也是一条门路,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但题目是大多数的军阀旋起旋灭,这个“现管”更替得实在太频繁。士绅们方才花大钱投资下去,军阀就已经通电下野了……因而又白忙乎一场。

但是到了1935年的时候,四川人需求扶养的川军总兵力,却已经收缩到了340个团,约84万人的庞大范围!每年所需的开消天然是几倍十几倍地往上翻。在某些处所,农税竟然“预征”到了民国一百年(2012年)今后!再加上川军混战对处所经济的粉碎,即使是四川如许的天府之国,地主士绅们也一样叫苦不堪。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