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 论功行赏[第1页/共3页]
并且曹彰组建北军,那么身为卫尉的曹安民组建南军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有脑筋的人都晓得,现在曹操收了几十万降兵流民,权势大涨,天然要加强对地盘的节制力,而许都现在是都城,天然更要严格节制。
曹彰看在眼里就晓得献帝对曹操的信赖已经到了极致,那素绢起码有三尺,献帝看不到一分钟就准奏,明显底子没看完,接着又让曹操本身去办,这放权放得真够完整啊!
曹彰谦善地说道:“国丈过奖了!”
当然也有不感冒的人,比如国舅董承,另有本来的北海太守,现在的太中大夫,孔子的N世孙孔融,他们底子就没有过来施礼的意义。
曹操笑道:“国丈过奖了,实乃将士用命。”
这时一声“皇上驾到”的声音传来,众官员当即各安其位,在汉朝,官员面见天子是跪坐,而不消站着,曹操现在是大将军,天然在最前面,曹彰受其惠,得以跪坐在父切身边。
曹操当即笑道:“太中大夫此言差矣,战国时有甘罗十二岁出使楚国,后归秦后秦王便拜为上卿,既然有此先例为何不当?何况组定都城北军多用降兵,我儿军功赫赫正能威慑军士!”
倒是伏皇后的老爹,屯骑校尉伏完,很热忱地过来和曹操酬酢,此人本来是辅国将军,爵位划一于九卿,但是自从曹操任了司空今后,此人就上缴了印绶改拜屯骑校尉,俸禄照领,却变成了一个闲职,不再参政议政,表白了本身明哲保身的态度。
献帝闻言说道:“准!”
进入崇德殿后发明百官早就到齐,正三五成群的在一起闲谈,他们看到曹操无一不客气的施礼,从这些人奉承的态度便能够看出曹操如日中天的威势。
曹彰分开本身府邸后便上了他的公用马车,先到了曹府等待曹操车架,然后父子俩的马车一前一厥后到皇宫前停下,接着两人并肩走向天子朝见百官的崇德殿。
一个寺人把那素绢拿给了献帝,献帝接过后展开随便看了看说道:“袁绍背叛,现在兵败,实乃自取其果,曹卿和诸将士劳苦功高,准奏!”说完又让寺人拿素绢给回了曹操接着说道:“此事曹卿自行筹办吧。”
献帝道:“哦,曹卿,有何事奏?”
明显之前颍川太守夏侯渊要兼顾一个郡的地盘,对许都的节制还比较疏松,以是曹操才会让曹彰接办这个职位。
孔融闻言说道:“执金吾划一九卿,乃我朝要职,岂能只以军功衡量?大将军乃当世之才,武功武功无一不通,天下钦慕,若贵公子也有将军之文采,共同其军功,胜任执金吾,融自无话可说!”
曹操说道:“臣奉皇命,讨背叛袁绍,大败其于官渡,杀敌五万余人,降敌三十多万,袁贼只余数百骑仓促撤回河北,此乃众将士用命之功,臣大胆上奏为众将士论功行赏。”说完曹操从怀中拿出一卷素绢,双手呈上。
献帝接着问道:“另有何事奏?”
孔融是看准了曹彰文采不敷,以是才用这番话出言刁难,并且他用曹操来做类比,指出曹操是文武双全才气做大将军,而不是只要军功,这让曹操底子无从辩驳,汉末名流都善于抵赖,孔融也不例外。
献帝见孔融说话,便问道:“太中大夫有何话说?”曹彰似笑非笑地坐回了曹操身边,沉默不语。
这时献帝在寺人的簇拥下来到龙床之上,参拜过后献帝说道:“诸位卿家可有事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