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后果[第2页/共2页]
李破放的一把火,倒是让李靖心胸大畅,这是李破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直到开端,才多了些勉慰之词,然后再言,荐其为功曹参军之事。
但传到李靖耳朵里的时候,味道却很不一样了。
当然,霉运当头已经十几年的李靖,不会等闲去碰如许的庞然大物。
有勇力,喜弓马,好游猎,不好女色,却喜杯中之物。
李宗方和李靖当年差未几,还没纳过闷来,马邑功曹的职位已经莫名其妙的丢了。
才调嘛,谈不上,在李靖看来,这个侄儿若放出去,任其自生自灭的话,也就是一县守捉的本领,换句话说,也就是捕快头子。
如许的火情,在马邑并很多见。
王源出身晋阳王氏,这是一个传承分外长远的姓氏,天下间能追根溯源超越它的屈指可数。
这把火烧的恰是时候,对于这个侄儿,李靖动手但是不会有一点的手软。
火烧的不是很大,只是将一间宅院烧为了高山。
或许对于身在京师的李端来讲,这些年的日子很安稳,对弟弟也没赶尽扑灭,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如果身在京师,给他二十年工夫,他现在能够已经能盼望一下上柱国的位置了,李氏一门,也将因他而强大。
可见,晋阳王氏和很多传承长远的人间王谢一样,浑身的老气,还在胡想着林下诸贤的风采,追慕不已呢。
当然,晋阳王氏显耀于世的可不但是传承,它现在也是晋地一等一的大阀王谢。
当关西诸阀傲视天下群雄的时候,这些衣冠之族,也只能昂首称臣,只敢在背后偷偷的说上几句,胡虏之属,不与相谋的酸话了。
多年痛苦,这一刻齐齐涌上心头,不过李靖到底已经不是当年阿谁意气风发的少年了,现在的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绝对不会心气用事的一个年纪。
又惊又喜之下,找人过来筹议了一番,先就写信去了代州总管府,然后敏捷的将表弟叫来,一顿怒斥,让表弟诚恳的去虎帐呆着,无事不得踏入马邑城半步。
两兄弟多年不见,莫非这个哥哥还当他是当年阿谁,顾念兄弟交谊,不竭写信让兄长离史万岁远一些的无知小儿吗?
当时李靖阿谁愁闷,就别提了。
但他的侄儿,李端季子李宗方就另当别论了。
占有马邑兵曹之位,却对边塞兵事一知半解,无所事事间,却好与人谈文论画,与马邑这处所的民风可谓是格格不入。
李宗方是端庄的关西世阀后辈的模样。
转头,李靖便派人给王源送信,信中重斥其放纵家人,与人争产,以及上任以来,兵曹日趋惰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