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北雄》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64章 后果[第1页/共2页]

荣幸的是,马邑兵曹王源,不过是晋阳王氏的旁支后辈,附在家属身上的又一只蛀虫罢了,好相与的很。

又惊又喜之下,找人过来筹议了一番,先就写信去了代州总管府,然后敏捷的将表弟叫来,一顿怒斥,让表弟诚恳的去虎帐呆着,无事不得踏入马邑城半步。

多年痛苦,这一刻齐齐涌上心头,不过李靖到底已经不是当年阿谁意气风发的少年了,现在的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绝对不会心气用事的一个年纪。

当初李宗方来马邑为官的时候,李靖的兄长李端还曾给弟弟写过一封长信,信中殷殷切切,满纸说的都是兄弟之情,模糊暴露来的意义,还想让李靖亲身教诲一下李宗方。

如许的火情,在马邑并很多见。

李宗方是端庄的关西世阀后辈的模样。

但他的侄儿,李端季子李宗方就另当别论了。

以是这封长信,和当年兄长的来信多有类似之处。

占有马邑兵曹之位,却对边塞兵事一知半解,无所事事间,却好与人谈文论画,与马邑这处所的民风可谓是格格不入。

李破放的一把火,倒是让李靖心胸大畅,这是李破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不管人间有多少风雨,晋阳王姓传承不断,仿佛他们才是晋地真正的仆人,其他人等,皆为过客普通。

他们和山东琅琊王氏一脉相承,都是传承了上千年的族群。

这回,李靖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将事情捅到了代州总管府。

当然,霉运当头已经十几年的李靖,不会等闲去碰如许的庞然大物。

当关西诸阀傲视天下群雄的时候,这些衣冠之族,也只能昂首称臣,只敢在背后偷偷的说上几句,胡虏之属,不与相谋的酸话了。

黄帝之嗣,王家有姓,说的就是当今的晋阳王氏一族。

有勇力,喜弓马,好游猎,不好女色,却喜杯中之物。

(求保藏,求保举,求打赏。)

才调嘛,谈不上,在李靖看来,这个侄儿若放出去,任其自生自灭的话,也就是一县守捉的本领,换句话说,也就是捕快头子。

衣冠之家,千年族类,晋阳王氏当之无愧。

看看这些年就晓得,北地王旗变幻,真正出身这些秘闻深厚的王谢大阀的又有几个?

当年史万岁,李端等人留在马邑的陈迹,被李靖陆连续续清理了个洁净,转头,还和晋阳王氏走近了几分,也不怕来自京师的明刀暗箭了。

道完兄弟之情,又说本身对侄儿管束不严,乃至罢官,让侄儿饱受边塞风寒,却无所得,以是无颜以对兄长,唯有将侄儿送回京师,让兄长亲身教诲如此。

到了此时,马邑的风波差未几也就结束了。

可见,晋阳王氏和很多传承长远的人间王谢一样,浑身的老气,还在胡想着林下诸贤的风采,追慕不已呢。

闲事没做过几件,呼朋唤友出城玩耍的总有他一个,估计清闲到现在,连父亲让他盯着叔叔的事怕是早也忘了。

现在二十多了,坐在马邑功曹的位置上,还挺对劲。

不过功曹参军的位置,对于王源而言,引诱却绝对不小,自夸文人的他,在兵曹这处所呆的很难受不说,功曹又是诸曹之首,要真能当上的话,就算是升官了。

这把火烧的恰是时候,对于这个侄儿,李靖动手但是不会有一点的手软。

有亲信传书于李靖,告密兵曹参军王源与功曹参军李宗方放纵家人争产,李宗方妻兄卢俊达争产不成放火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