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国母[第1页/共3页]
此言一出,满朝皆寂。众位亲王故意辩驳,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他是魏国至高无上的存在,当然配得起魏国最优良的女子,如许说有甚么错?那四个前提亦是一国之母必备的品格,缺一不成。
“朕权力多少?”
“哎,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他看人不看才调,只看春秋,春秋大的学问就高,春秋小的学问就低,以是春秋偏小的学子他一概不平,必是要讽刺几句的。”
究竟证明不懂装懂的人是他,心存怨怼的也是他,他讽刺堂妹的那些话,而堂妹对此的答复,现在全变成了世人讽刺他的把柄。
又一桩朝政措置结束,圣元帝很有些意气风发的感受,正想让白福高唱罢朝,却见九黎族的众位亲王齐齐上前,哀告皇上立后。碍于他古怪出身,又因先帝对此子存了杀念,皇室宗亲对圣元帝的忠心远远及不上汉人。谁也没推测终究登上皇位的会是他,又遭到太后鼓励,不免有不臣之心,故而当年建国初期,九黎族十大贵姓中唯有盘姓送了女儿入宫,其他嫔妃皆出身卑贱,舍为弃子。
“本来如此,那他还考甚么科举呢?等七老八十了直接去拿状元不就得了?”
----
毫无疑问,关文海就是被误导的学子之一。想起本身半月前拿去与世人传阅的策论,他就恨不得光阴倒回,把文稿一把火烧掉才好。他竟还大放厥词,直斥堂妹不懂装懂,学问粗陋,又言关父对他有隙才驳了他文章。
这,这跟他们本来想好的完整不一样啊!该如何辩驳?莫非说皇上您必须从这些女子中挑一个?莫非说您配不上那样完美的女子,随便姑息姑息得了?现在的圣元帝可不是当年被先皇当作驮马普通差遣的东西。他专断朝纲,大权在握,若想逼他就范,压根没有能够。哪怕十大贵姓和皇室宗亲掌控的军队全加起来,也只是他麾下汉人军队的十之二三罢了,能够一拼,却必定败亡。
趁军权还未完整被他收拢的时候加强他与族人的血脉联络,这是众位亲王苦思多日得来的体例。不管如何,魏国皇后必须是九黎族女子,下任储君必须为九黎族嫔妃所出,不能让皇上乱了皇族血缘。
此中一座装潢豪奢的茶馆内正堆积着很多勋贵后辈,冷静埋头抄文。关文海也在此中,神采却不如旁人冲动,一阵白一阵青,扭曲得短长。关素衣是逆客店人的动静给了他当头棒喝,紧接着徐翁的著作遭到众位鸿儒批驳,并用实在的论据证明他的很多观点不过是本身揣测罢了,若拿来教诲学子,恐有误人后辈之嫌。
待堂下消停了,圣元帝扬声道,“诸位爱卿可另有事?无事便退朝吧。”
“帝师好胸怀!奏本拿来,朕要细观!”他立即让白福把半掌厚的奏折呈到御前。
“还记得关文海前次颁发的文章吗?现在再看,的确好笑至极。关蜜斯警告他立题错了,他还歪曲人家学问短浅。我竟不知能把徐广志批得体无完肤,又与诸位鸿儒共同论道的人,学问还赶不上他。”
“那你们擅作主张给朕挑这几个凡俗女子是何意义?看不起朕?”圣元帝抛弃名单,缓缓开口,“朕若要立后,必娶魏国面貌最斑斓,才调最出众,家世最清贵,德行最高洁的女子,旁的庸脂俗粉,不配入朕法眼!”
关老爷子不明就里,只是略微有点担忧,关父却觉局势已去,有力挣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顺其天然了。所幸女儿固然不懂诡计,却擅用阳谋,若能居于凤位,或可制止最坏的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