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文宝[第1页/共3页]
如此,时候天然流逝得缓慢,不知不觉半月已过,圣元帝找出七八处存疑,用小册子记录下来,等候今后与夫人请教,却忽有一日收到暗卫献上的一沓文稿,说是夫人的高文。
殿内寂静半晌,便见帝师大人躬行上前,缓缓开口,“皇上,微臣有本启奏。徐广志虽沽名钓誉,却也开了先河,为天放学子追求良师,初心尚善,还请皇上息怒。微臣有感于魏国粹子求知若渴之心,恳请皇上调集天下鸿儒共铸儒学宝典,传与现世、后代,另召诸子百家之大成者,再铸一百科宝典,不使中原文明陵夷式微,不使我等师门凋敝。”话落深深跪伏,虔诚叩首。
这可便宜了前来围观的学子,既觉这篇文章精美,又觉那篇文章绝伦,哪怕长了几百双眼睛也看不过来,内心急得火烧火燎。
圣元帝几近能设想获得她挑灯夜读,奋笔疾书的模样;也能设想获得她葱白指尖逐字逐句往下摸索的作态。她真是一点也不含混,既决定要做,便极力做到最好。
法家、兵家、医家、史家、农家、墨家……诸子百家的学者皆为国之栋梁,若能齐聚燕京,涌入朝堂,胡人何患?薛贼何患?魏国在五年以内必定豪强!
清楚此前已驳了两回,将徐广志的名誉贬到泥里,但他仍然有本领蹦跶出来,且一次蹦得比一次短长。由此可见此人野心多大,韧性多强,而才气又有多高。或许因为前次凭借权贵而败给民气的原因,这回他接收经验,先一步掌控民气,将皋牢的工具换成了天放学子。
看不惯徐广志广招弟子,把持学术的文臣占绝大多数,本日也做好了禁止他退隐的筹办,却没料皇上一来就完整封死他前路与后路,真是大快民气。
武人斗起来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文人斗起来是口诛笔伐,穿云裂石。夫人这是筹办与徐广志展开文战?如许一想,圣元帝竟格外等候,本身也翻开《子集注释》当真阅览,试图找犯讹夺之处。
文坛夙儒的文思非常人可比,因胸中埋没书山墨海,但有灵感便能挥毫成文,压根无需多想,也是以,不太短短半日工夫,夫人的文章就已引出十数篇高着,一篇更比一篇通俗,一篇更比一篇精美。众位文豪仿佛在比拼普通,先是使出三四胜利力相互摸索,见敌手道行颇深,这才拿出真工夫,及至厥后参与的妙手渐多,为了不平居下风,竟纷繁拿出压箱底的宝贝。
若论煽动听心,还属夫人最谙此道,反而是徐广志被她扯过来当了靶子,白白吃了一个庞大的暗亏。没见这些鸿儒每人都要在文章里踩徐广志一脚吗?也是夫人带起的风潮。
圣元帝政治嗅觉何其灵敏,当即就认识到帝师所言埋没的庞大好处。铸儒学宝典能以最快的速率奠定儒学的国粹职位,为顺利实施御民之术打下夯实的根本;铸诸子百家宝典,这一庞大诱·惑必能吸引无数能人异士齐聚燕京,为朝廷所用。
等夫人成了魏国皇后,便不会再受任何人慢待,朕要让她成为全天下最高贵的女子。如许想着,圣元帝总算是心平气和,把记录着诽谤夫人之言的纸条撕成碎片,丢入火盆里烧毁。
这一拳两拳接连不竭地砸下来,果然为他砸开一条通天之路。因为夫人的原因,圣元帝恨屋及乌,立马就想采纳奏折,却又碍于他名誉高涨,若弹压了他或令天放学子寒心,只能迟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