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红楼]公子林砚》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4.登闻鼓[第1页/共3页]

秋鸣怔愣,“大爷的意义,不是甄家?”

俄然,鼓点响起,林砚大震,刹时站了起来。

“探听到了。当日是皇后娘娘赏识苏女人勇于击打登闻鼓,一人接受八十大板的胆识,又怜她父母被奸人所害,蒙冤而死,便将她接进了凤仪宫,请了太医为她治伤。”

皇上大怒,着令刑部核实彻查!百姓大惊!

虽明面上说八十大板,但内里却大有文章可做。是生是死,端看各方手腕和上头的意义。

登闻鼓本就是一出赌局,赌注是她的性命。

此鼓乃太/祖所造,上达天听之用,为的是臣民委曲能诉。设立之初,本无人敢击。后有一老农击打言说本身家的鸡丢了。太/祖听闻,命令府尹督办,当真为其找回了鸡。太/祖威望大涨。厥后这传统便留了下来,太/祖铁令,子孙不成废。

林砚身心一松,站起家来往外走,出门便被一人拦住,“公子留步,我家爷请公子一叙!”

能入中宫,便说了然皇上的态度。即便甄家借由言论和当年的救驾之功,加上江南时势的威胁,让陛下不得不让步,但好歹苏瑾是保下了。

林砚忍不住在内心赞一句:好一朵铿锵玫瑰,好一个巾帼须眉!

声音是自他这小院的后墙外来的。别看荣国府正门在宁荣街,转出去为永安道,可他这小院的背面倒是朱雀大街的东端,而朱雀大街正中乃是朱雀门。

这么说来,倒是未曾提过。秋鸣面色一肃,“大爷,你上回就看出来了?”

但是,明知如此,她却义无反顾。

平话人折扇往手心一扣,“甄大人言道:甄家世代忠良,没有此等不肖子孙。自今今后,甄三爷自宗族除名,再与甄家无关,此乃家规。而于国法而言,自有陛下讯断。甄家出此祸害,累及百姓,心中有愧。自取头顶乌纱,交还官印,任凭陛下发落。”

林砚指尖微颤,很久,心头一叹:苏瑾,到底是挑选了这条路。也唯有这条路能够将事情闹大,人尽皆知,借此争夺最大好处。

秋鸣一惊,“大爷,你是说她还练过武?”

林砚大震。苏瑾是抱着必死之心的。

都城多少年才迎来一次登闻鼓响,此等大事,全城沸腾。不必林砚特地去刺探,次日便传来动静,苏瑾过了大刑,奉上了诉状,陈述扬州知府与金陵织造借官粮敛财,倒卖私盐,与盐商漕帮勾搭,巧令项目血洗苏家等八大罪行。

林砚一头雾水,“你家爷是哪位?”

林砚莞尔,“你可瞧见她的手?她的右手有薄茧。”

“这倒也不见得,到底是护驾功臣以后。此乃甄三爷一人之过,甄大人未曾保护,反而绑了他上殿,这等大义灭亲之举,也可见其忠心。陛下必能明察秋毫。”

林砚嘴角含笑,“再有。若当真只是一个乞丐,是如何晓得我是谁,如何找到贾府来的?”

林砚嗤鼻,“甄家如有此人物,这手腕,早用了。也不会单只遣了个连翘入府,还需策划了柳姨娘才气行事。何况,甄家就在江南,要用也该用在父切身上。千里迢迢派小我安在我身边,不是舍近求远吗?”

“好!”

“是啊!可惜,出了甄三爷如许的子孙,现在怕是百口都要遭难。”

林砚轻叹:“秋鸣,叫你探听的事如何了?”

信中,再三谢过他,谢过林家。未曾言及其他。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