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0章 (1)[第1页/共4页]

上欲封傅太后从父弟侍中、光禄大夫商,尚书仆射平陵郑崇谏曰:“孝整天子封亲舅五侯,天为赤黄,昼昏,日中有黑气。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另有人缘。今无端欲复封商,坏乱轨制,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臣愿以身命当国咎!”崇因持圣旨案起。傅太后大怒曰:“何有为天子乃反为一臣所颛制邪!”

上既改号月馀,寝疾自如。夏贺良等复欲妄变政事,大臣争觉得不成许。贺良等奏言:“大臣皆不知天命,宜退丞相、御史,以解光、李寻辅政。”上以其言无验,八月,诏曰:“待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能够永安国度。朕信道不笃,过听其言,冀为百姓获福,卒无嘉应。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六月甲子圣旨,非赦令,皆蠲除之。贺良等反道惑众,奸态当穷竟。”皆下狱,伏法。寻及解光减死一等,徙敦煌郡。

玄月,以光禄勋平当为御史大夫;冬,十月,甲寅,迁为丞相;以冬月故,且赐爵关内侯。以京兆尹平陵王喜为御史大夫。

丞相孔光,自先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又重忤傅太后指。由是傅氏在位者与朱博为表里,共毁谮光。乙亥,策免光为庶人。以御史大夫朱博为丞相,封阳乡侯;少府赵玄为御史大夫。临延登受策,有大声如钟鸣,殿中郎吏陛者皆闻焉。上以问黄门侍郎蜀郡扬雄及李寻。寻对曰:“此《洪范》所谓鼓妖者也。师法,觉得人君不聪,为众所惑,空名得进,则有声无形,不知所从生。其《传》曰:‘岁、月、日当中,则正卿受之。’今以四月日加辰、巳有异,是为中焉。正卿,谓在朝大臣也。宜退丞相、御史,以应天变。然虽不退,不出期年,其人自蒙其咎。”扬雄亦觉得:“鼓妖,听失之象也。朱博为人强毅,多机谋,宜将不宜相,恐有凶暴亟疾之怒。”上不听。

六月,立鲁顷王子部乡侯闵为王。

丁、傅宗族骄奢,皆嫉傅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孔光、师丹共执觉得不成。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傅太后,依违者连岁。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打动喜。喜终不顺。朱博与孔乡侯傅晏保持,同谋成尊号事,数燕见,奏封事,毁短喜及孔光。丁丑,上遂策免喜,以侯就第。

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承平经》十二卷,言汉家逢六合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以教渤海夏贺良等。中垒校尉刘向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治服;未断,病死。贺良等复私以相教。上即位,司隶校尉解光、骑都尉李寻白贺良等,皆待诏黄门。数召见,陈述“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该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以是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无不有,大水将出,灾火且起,扫荡民人。”上久寝疾,冀其无益,遂从贺良等议,诏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承平天子”,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汉纪二十六(起柔兆执徐,尽著雍敦牂,凡三年)

天下多冤王氏者。谏大夫杨宣上封事言:“孝整天子深惟宗庙之重,称述陛下至德以承天序,圣策深远,恩德至厚。惟念先帝之意,岂不欲以陛下自代,阿谀东宫哉!太皇太后春秋七十,数更哀伤,敕令支属引领以避丁、傅,行道之报酬之陨涕,况于陛下!时登高了望,独不惭于延陵乎!”帝深感其言,复封成都侯商中子邑为成都侯。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