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1)[第2页/共5页]
行逢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则亲戚之恩绝矣。”与之耕牛、耕具而遣之。
蒲月,壬辰朔,以涡口为镇淮军。
后周纪四(起柔兆执徐三月,尽强圉大荒落,凡一年有奇)
戊戌,帝留侍卫亲军都批示使李重进等围寿州,自涡口北归,乙卯,至大梁。
唐主使李德明、孙晟言于上,请去帝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仍岁输金帛百万以求罢兵。上以淮南之地已半为周有,诸将捷奏日至,欲尽得江北之地,不准。德明见周兵日进,奏称:“唐主不知陛下兵力如此之盛,愿宽臣五日之诛,得归白唐主,尽献江北之地。”上乃许之。晟因奏遣王崇质与德明俱归。上遣供奉官安弘道送德明等归金陵,赐唐主诏,其略曰:“但存帝号,何爽岁寒!倘坚事大之心,终不迫人于险。”又曰:“俟诸郡之悉来,即雄师之立罢。言尽于此,更不烦云,苟曰已然,请从兹绝。”又赐其将相书,使熟议而来。唐主复上表谢。
光、舒、黄招安巡检使、行光州刺史何超以安、随、申、蔡四州兵数万攻光州。丙申,超奏唐光州刺史张绍弃城走,都监张承翰以城降。
辛亥,宣懿皇后符氏殂。
殿前都批示使、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屯下蔡,唐将林仁肇以水陆军援寿春。永德与之战,仁肇以船实薪刍,因风放火,欲焚下蔡浮梁,俄而风回,唐兵败退。永德为铁绠千馀尺,距浮梁十馀步,横绝淮流,系以巨木,由是唐兵不能近。
唐主复以右仆射孙晟为司空,遣与礼部尚书王崇质奉表入见,称:“自天祐以来,海内分崩,或跨据一方,或迁革异代,臣绍袭先业,奄有江表,顾以瞻乌不决,附凤何从!明天命有归,声教远被,愿比两浙、湖南,仰奉正朔,谨守土疆,乞收薄伐之威,赦厥后服之罪,首于下国,俾作外臣,则柔远之德,云谁不平!”又献金千两,银十万两,罗绮二千匹。晟谓冯延己曰:“此行当在左相,晟若辞之,则负先帝。”既行,知不免,中夜,感喟谓崇质曰:“君家百口,宜自为谋。吾思之熟矣,终不负永陵一培土,馀无所知。”
自刘言、王逵以来,屡举兵,将吏积功及所皋牢蛮夷,检校官至三公者以千数。前天策府学士徐仲雅,自马希广之废,杜门不仕,行逢慕之,署节度判官。仲雅曰:“行逢昔趋事我,奈何为之幕吏!”辞疾不至。行逢迫胁固召之,面授文牒,终辞不取,行逢怒,放之邵州,既而派遣。会行逢生日,诸道各遣使致贺,行逢有矜色,谓仲雅曰:“自吾兼镇三府,四邻亦畏我乎?”仲雅曰:“侍中境内,弥天太保,各处司空,四邻那得不畏!”行逢复放之邵州,竟不能屈。有僧仁及,为行逢所信赖,军府事皆预之,亦加检校司空,娶数妻,出入导从如王公。
丙午,孙晟等至上所。庚戌,上遣中使以孙晟诣寿春城下,示刘仁赡,且招谕之。仁赡见晟,戎服拜于城上。晟谓仁赡曰:“君受国厚恩,不成开门纳寇。”上闻之,甚怒,晟曰:“臣为唐宰相,岂可教节度使外叛邪!”上乃释之。
河阳节度使白重赞以天子南征,虑北汉乘虚犯境,缮完守备,且请兵于西京。西京留守王晏初不之与,又虑事出非常,乃自将兵赴之。重赞以晏不奉诏而来,拒不纳,遣人谓之曰:“令公昔在陕服,已立大功,河阳小城,不烦屈驾!”晏惭怍而还。孟、洛之民,数日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