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74章 (2)[第1页/共3页]

王者必先自绝,然后天绝之。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乐家人之贱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崇聚僩轻无义小人觉得私客,数离深宫之固,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随,乌集杂会,饮醉吏民之家,乱服共坐,流湎嫚,溷淆无别,黾勉遁乐,日夜在路,典流派、奉宿卫之臣执兵戈而守空宫,公卿百僚不知陛下地点,积数年矣。

京兆尹翟方进为御史大夫。

帝性宽,好文辞,而溺于燕乐,皆皇太后与诸舅夙夜所常忧;嫡亲难数言,故推永等使因天变而切谏,劝上纳用之。永自知有内应,展意无所依违,每言事辄见答礼。至上此对,上大怒。卫将军商密擿永令发去。上使侍御史收永,敕过交道厩者勿追;御史不及永,还。上意亦解,自悔。

三月,丁酉,以成都侯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红阳侯王立位特进,领城门兵。

仲春,癸未夜,星陨如雨,绎绎,未至地灭。

永始二年丙午,公元前一五年春,正月,己丑,安阳敬侯王音薨。王氏唯音为修整,数谏正,有奸佞节。

丁巳晦,日有食之。

是岁,以南阳太守陈咸为少府,侍中淳于长为水衡都尉。

谷永为凉州刺史,奏事京师,讫,当之部,上使尚书问永,受所欲言。永对曰:臣闻王天下、有国度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亡之言不得上闻。如使危亡之言辄上闻,则商、周不易姓而迭兴,三正稳定改而更用。夏、商之将亡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晏然自以若天有日,莫能危,是故恶日广而不自知,大命倾而不自寤。《易》曰:‘危者有其安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陛下诚垂宽明之听,无忌讳之诛,使刍荛之臣得尽所闻于前,群臣之上愿,社稷之长福也!元年,玄月,黑龙见;其晦,日有食之。本年仲春己未夜,星陨;乙酉,日有食之。六月之间,大异四发,二二而同月。三代之末,春秋之乱,何尝有也。臣闻三代以是陨社稷、丧宗庙者,皆由妇人与群恶沉沦于酒;秦以是二世十六年而亡者,摄生泰奢,奉终泰厚也。二者,陛下兼而有之,臣请略陈其效。

初,酂侯萧何之子孙嗣为侯者,无子及有罪,凡五绝祀。高后、文帝、景帝、武帝、宣帝思何之功,辄以其支庶绍封。是岁,何七世孙酂侯获坐使奴杀人,减死,完为城旦。先是,上诏有司访求汉初功臣以后,久未省录。杜业说上曰:“唐、虞、三代皆封建诸侯,以成承平之美,是以燕、齐之祀与周并传,子继弟及,历载不堕。岂无刑辟、繇祖之极力,故支庶赖焉。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江山之誓;百馀年间,而袭封者尽,朽骨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愍隶,死为转尸。以往况今,甚可哀痛。圣朝怜闵,诏求厥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徒设虚言,则厚德掩息,吝简布章,非以是示化劝后也。虽难尽继,宜从尤功。”上纳其言。癸卯,封萧何六世孙南□长喜为酂侯。

八月,丁丑,太皇太后王氏崩。

乙酉晦,日有食之。

玄月,黑龙见东莱。

初,解万年自诡昌陵三年可成,卒不能就;群臣多言其不便者。下有司议,皆曰:“昌陵因卑为高,度便房犹在高山上;客土当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巨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故陵因本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便!”秋,七月,诏曰:“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功。天下浪费,百姓罢劳,客土疏恶,终不成成,朕唯其难,怛然悲伤。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摆荡之心。”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