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4章 (2)[第1页/共4页]

元凤六年丙午,公元前七五年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

李德裕论曰: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成王闻管、蔡流言,遂使周公狼跋而东。汉高闻陈平去魏背楚,欲舍腹心臣。汉文惑季布使酒难近,罢归股肱郡;疑贾生擅权狼籍,复疏贤士。景帝信诛晁错兵解,遂戮三公。所谓“执猜疑之心,来谗贼之口”。使昭帝得伊、吕之佐,则成、康不敷侔矣。

旦遣孙纵之等前后十馀辈,多赍金宝、走马赂遗盖主、桀、弘羊等。桀等又诈使报酬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引“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敞无功,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擅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假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无罪。”光曰:“陛下何故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近耳;调校尉以来,未能旬日,燕王何故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摆布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敷遂。”上不听。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

元凤四年甲辰,公元前七七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

冬,十一月,乙丑,以杨敞为丞相,少府河内蔡义为御史大夫。

六月,赦天下。

乌桓复犯塞,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之。

匈奴单于使犁汙王窥边,言酒泉、张掖兵益弱,出兵试击,冀可复得其地。时汉先得降者,闻其计,天子诏边戒备。后无几,右贤王、犁汙王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和。张掖太守、属都城尉出兵击,大破之,得脱者数百人。属国义渠王射杀犁汙王,赐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因封为犁汙王。自是后,匈奴不敢入张掖。

夏,蒲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上及群臣皆素服,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日,成。太常及庙令丞、郎、吏,皆劾大不敬;会赦,太常辧阳侯德免为庶人。

元凤二年壬寅,公元前七九年夏,四月,上自建章宫徙未央宫。

桀等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旦置驿书来往相报,许立桀为王,外连郡国豪桀以千数。旦以语相平,平曰:“大王前与刘泽结谋,事未成而发觉者,以刘泽素夸,好陵犯也。平闻左将军素等闲,车骑将军少而骄,臣恐其如刘泽时不能成,又恐既成反大王也。”旦曰:“前日一男人诣阙,自谓故太子,长安中民趣乡之,正讙不成止。大将军恐,出兵陈之,以自备耳。我,帝宗子,天下所信,何忧见反!”后谓群臣:“盖主报言,独患大将军与右将军王莽。今右将军物故,丞相病,幸事必成,征不久。”令群臣皆装。

初,杅冞遣太子赖丹为质于龟兹;贰师击大宛还,将赖丹入至京师。霍光用桑弘羊前议,以赖丹为校尉,将军田轮台。龟兹朱紫姑翼谓其王曰:“赖丹本臣属吾国,今佩汉印绶来,迫吾国而田,必为害。”王即杀赖丹而上书谢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