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第1页/共4页]
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六年乙酉,公元前三九六年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元年丙午,公元前三七五年日有食之。
烈王
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贤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稀有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虎伥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成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如果?”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闇莫甚焉;不度理之地点而恭维求容,谄莫甚焉。君闇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发得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发得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安王
十二年辛卯,公元前三九零年秦、晋战于武城。
楚肃王薨,无子,立其弟良夫,是为宣王。
太史公曰:魏惠王之以是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国之谋反面也。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適子,其国可破也。”
魏伐齐,至博陵。
齐伐鲁。
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十九年戊戌,公元前三八三年魏败赵师于兔台。
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三七六年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魏败赵师于怀。
五年庚戌,公元前三七一年魏伐楚,取鲁阳。
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郑负黍叛,复归韩。
燕僖公薨,子桓公立。
元年庚辰,公元前四零一年秦伐魏,至阳狐。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三八零年齐伐燕,取桑丘。魏、韩、赵伐齐,至桑丘。
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魏大夫王错出走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成侯曰:“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成。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十七年丙申,公元前三八五年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九年戊子,公元前三九三年魏伐郑。
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文侯与群臣喝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摆布曰:“本日喝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故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觉得上客。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噪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繁华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繁华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消,行分歧,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以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以是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