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灼华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一章 帮派[第1页/共2页]

钱将军将榆林关的情势阐发了一遍,又将前次诸位皇子机遇均等的旧事重新翻出,但愿仁寿天子能够允准他与何子岩同业。

连瑞安一介女流之辈都能有这个勇气,更何况他一个大男人。

战略是好战略,何如现在谁去靠近陶灼华便成了题目。此前一力拉拢的秋香如同钢刀还未开刃,便被解入慎刑司中。谢贵妃毕竟怕留了隐患,令人悄悄刺探,道是小丫头受不得酷刑,秋香早便死在大刑之下,谢贵妃一颗心也算稍安。

何子岩到不想事情如此顺利,总感觉透出些蹊跷。他向谢贵妃告别时特特提及此事,谢贵妃平日雍容绮艳的面庞上挂着些狰狞,向何子岩咬牙切齿道:“这是陛下明显晓得你再有功劳也难以盖过何子岑,一颗心不晓得偏去了那里。你且放心,事情一日没有盖棺定论,我们便一日不能认输。”

钱将军因替老母守孝满了一年,早便不想留在京中。他被谢贵妃的信戳中苦衷,盘算了主张要重回榆林关要塞去,天气一亮便去赵将军府上同他商讨。

何子岩等着这一日已然等得心焦,早便想好了说词。他慨然应道:“父皇,前些年与大裕一战时,儿臣年季尚幼,不敷以披挂上阵,深恨不能为国效力。这几年儿臣习文练武不敢松弛,为得便是有朝一日替父皇分忧。儿臣不敢欺瞒父亲,是儿臣晓得钱将军将返边关,求到了他的头上。”

宣平候爷亦是半夜被人唤起,他拈着谢贵妃的信翻来覆去读了几遍,目色沉沉倚在炕上想了好久。

仁寿天子见朝中两派垂垂清楚,通俗的眼神仍然幽若深潭,瞧不出任何端倪。他摆手制止了清平候等人的言辞,却直接扣问何子岩的定见。

本身身在关外,京中的动静通报不通,统统还须仰仗谢贵妃调停。是以何子岩将母子情深的场面归纳得非常动听,他请谢贵妃好生珍惜本身的身材,耐着性子说了些矫情的话语,乃至落了几滴眼泪,连谢贵妃也瞧得似假似真。

谢贵妃这里绞尽脑汁,现在与宣平候府一个鼻孔出气的赵将军、钱将军等人也未闲着。由宫里深夜递出的信在第二日天未明时便送到两位将军府上,一句比一句孔殷,由不得他们不上心。

战事不兴,武将们本就少了用武之地,心间有些憋屈。谢贵妃又奇妙地煽风燃烧,只说是仁寿天子现在崇文灭武,到似是对他们明升暗降的势头。

前番宣平候爷教唆谢贵妃拿陶灼华动手落得无功而返,今次还是要打陶灼华的主张,他在亲妹子这封来信里嗅出些不一样的味道,便是仁寿天子对这小女娃儿非常倚重,还允了阿里木要妥当顾问她的后半生。

仁寿天子眸间有丝笑意,却并不达眼底,又见赵将军、钱将军等人一力对峙,在案上便就大笔一挥准奏,允了何子岩三今后跟着钱将军出发。

仁寿天子两日不朝,只亲身坐镇鸿胪寺官,与波斯君臣议定合约的详细内容,第三日金銮殿上方才升座,钱将军便将一纸奏折递到了仁寿天子面前。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陶灼华才刚成为波斯的公主,若此时有个三长两短,阿里木必然非常愤怒,再是以影响到方才缔结的合约,两国的干系便非常奥妙。趁乱浑水摸鱼,一举连何子岑也剪撤除,大阮的太子之位便可支出囊中。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