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铜雀簪与猪胆膏(四)[第1页/共2页]
俄然,徒弟向空荡荡的屋子的某一角道:“是时候了,吴甲,殷乙,有客上门。”
“先生……认得妾身?”那妇人微微有些吃惊,不知所措了瞬息,向徒弟屈膝作了个礼。
徒弟浅笑地坐回柜台后:“来我朱心堂的都是客,李娘子何必如许客气,敢问彻夜前来何求?”
我坐在柜台背面瞧得目瞪口呆,竟不知每日进收支出的朱心堂的乌木大门里,还藏着如许一扇奇特的门。
徒弟拿起簪子,从柜台背面探出上半身,将它簪进李氏端端方正的发髻中。却听得“当啷”一声锐响,跟着徒弟一放手,簪子直直地穿过李氏的身材,判定地落在了地下。
“子时还差一刻。”吴甲不知从屋子的哪个角落黯哑着嗓子回道。
李氏神采俄然激奋,作势纵身便往上扑去。身子尚将来得及动,肩膀却搭上了一只稳实有力的手掌。“李娘子稍安勿躁。”殷乙不知几时到了她身后,只一掌便制得她转动不得。
吴甲一探手,将那朱漆大门拉开了半扇,不等殷乙将另半扇拉开,悲悲戚戚的哭声便渗了出去,殷乙拉开另半扇门,等了好久,只闻低泣,却不见人出去。
只要朱心堂对街的张屠户,这个时候呈现在巷子里,浑身酒气,行动盘跚。下半晌他去给秘书监王少监府上送了头祭奠用的生猪,王府上的管事与他沾亲带故,留他吃了顿酒,方才返来晚了。
张屠户却不知,他仓惶拜别后,朱心堂门前的冷风一阵紧过一阵,在巷底回荡出呜哭泣咽的声音,如同哀泣。
李氏的骇怪成了惊骇,望着徒弟直点头:“那是我的簪子,千真万确是我的……”
徒弟兀自点了点头:“但是李娘子?”
“难不成你们是木头做的么?呆呆立着做甚么,还不快请出去。”徒弟仿佛等得有些不耐烦,坐直身子向柜台外张望了一眼。
徒弟回身拉开一格药屉,从里头取出一支手工粗简的鸾纹银簪,恰是他白日里从杨家带来的那支簪,他朝那李娘子扬了扬手:“但是这一支?”
那抽泣听着冷飕飕湿乎乎的,我不由有些发毛。
也不知打哪儿吹过来一阵风,六月头上,将近初夏,可这阵风竟带着湿冷冷气儿,吹在张屠户的身上,他猛不防打了个冷噤,再昂首去望那对大红灯笼,只觉浑身的毛孔都倒竖了起来,满头的酒意顿时醒了一大半。
他顾不上拾起,从地下一骨碌爬起,拖着两条发僵的腿,头也不回地跑回自家去。
妇人垂眸不语,迟疑了半晌,决然抬开端,向徒弟切切哀告:“本也不敢来滋扰朱先生,只是我遗了件旧物,那旧物同我甚有渊源,循着它的生息才到了此处。只求先生垂怜,将那旧物偿还于我。”
我借着烛光瞧见那簪子上的银色垂垂浑浊,直至通体乌黑。正狐疑本身花了眼,揉揉眼想再看清楚些,一声凄厉的尖叫蓦地在店堂里爆开,李氏抱住了本身的脑袋,蹲下身瑟缩在柜台外一角,口里的号呼一声比一声锋利悚然,不时拿额角撞向柜台,形状与杨家新娶的那位谢娘子如出一辙。
殷乙仍旧未几话,吴甲粗哑着嗓子请道:“这位娘子,但是要见我家朱先生?那便请进罢。”
李氏骇怪地瞪大眼,“朱先生……这是,这是……”
入夜将近二更,临湖的大街上仍然不时有人来往走动,湖面上成串的红灯笼熄了很多,歌舞嬉笑却还未休。茱萸巷中住着的大多是勉强温饱的贫户,现在巷子外的繁华与他们干系不大,何况这条巷子向来阴仄仄的,一入夜家家都早早地闭了户,无事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