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1页/共3页]
----
昭武帝却不买账:“此事再议吧。”
颜子廉恭敬道:“帝王大节莫先于讲学,讲学莫要于经筵,经筵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一月不废,则……”
“爱卿真乃才貌双全,可有婚配?”
“传闻是两个小翰林,都是客岁刚中的进士,颜阁老亲身选的。”
经筵乃天子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始于汉唐,因循至今,为天子讲学,君子主开广心机,耸励精力之所也,是朝中大事。如果勤恳之主,则经筵当日日开设,学问日日不辍。
昭武帝浑然不觉,赞叹道:“爱卿有潘安之貌啊。”
“你本日选得此人,不错。”
“爱卿平身。”
只见一清癯男人,着一身红色讲经服,双手持笏(读户),持重地走了出去。他年不过而立,漂亮儒雅,眉宇间活动着一股泯然正气,一眼望去,就觉是襟怀开阔之人。
燕思空一向在跟中间的礼部左侍郎杨越把酒谈笑,沈鹤轩则一小我单独吃酒吃菜。
昭武帝来了兴趣,探身往前不算,还要翻开面前的玉旒(读流),想细心看看沈鹤轩:“爱卿不就是那连中三元的希世之才吗。”
燕思空冷静地跟着百官退出了文华殿,他走了几步,俄然悄悄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移驾的天子,堪堪是狼顾之相,眼神锋利至极。
于吉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以内:“有请本日讲官,翰林院编修燕思空。”
但是当今圣上多以圣躬微恙、盛暑祁寒为由拒开经筵,偶然一年能开三四次已是鲜见。朝臣甚为不满,连连上书谏诤,斥责昭武帝惰怠厌学,有违帝道,天子或许是烦了,终究同意重开经筵,却不晓得此次能持续多久。
“本日讲官是谁?可曾传闻?”
颜子廉躬身道:“恰是臣的门生。”
东风一席,吹来槐花十里不堪香,李白桃红满城郭,正值京师一年中最是旖旎的蒲月时节。
昭武帝一怔,大抵没推测一个小小修撰,竟如此朴重,他自讨了败兴,放下玉旒,端方了坐姿,看沈鹤轩的眼神也变得不耐起来。
俩人仅是落座的时候客气了几句,午宴当中,便几近没再说过话。
“哎,你可传闻,靖远王世子要回京了?”
独一的解释,恐怕只要此人受颜子廉赏识了,毕竟客岁的殿试,皇上并未亲临,由颜子廉代庖,是以这一年的进士,都算他的弟子。
那男人不过二十出头,竟是颜如冠玉,俊美无匹,一声红衣衬得他白净的皮肤仿佛在发光,波光流转之间,尽是一派风骚才子的气度。
“好了好了。”昭武帝不耐烦地摆摆手,“从速开端吧。”
燕思空讲完,昭武帝连连夸奖:“爱卿说得风趣啊,你这些典故,都是从哪儿听来的,但是真的?”
“哈哈,好,讲得好。”昭武帝指着燕思空对颜子廉说,“颜爱卿,此人但是你的门生啊。”
但昭武帝明显并不这么熟谙,他坐在龙椅上哈欠连连,沈鹤轩讲得再好,在他听来也是古板有趣。
昭武帝陈炤(读招)在侍从的簇拥下步入文华殿,迤迤然坐于帝位之上:“平身吧。”
“君子之道,道纯,则表里如一,仰则观向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执柯伐柯,苛求于人,不若苛求于己,忠恕之道,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到这里,他又说了一个风趣典故,惹得昭武帝哈哈大笑起来,竟然给他赐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