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页/共3页]
燕思空刚进入黔州境内,就接到动静,封野已经攻陷巧州,若再拿下茂仁,则黔州危矣,可起兵以来,一起所向披靡,几近战无不堪的封家军,却在茂仁遭受了料想以外的得胜,折兵五千而没有攻陷城池。
“那是何人?”燕思空心想,这是何方崇高,一个小小的县令,竟能面对雄师压境而抵死顽抗,这是如何的大志和魄力,又是如何的勇敢和睿智,不由令他想起了当年的元卯,他必然得见见这小我。
燕思空点点头:“沈兄当年连中三元,才调惊世人,小弟不过戋戋第七名,与沈兄一比,自叹弗如。”
燕思空笑道:“畴前我与封野分歧,京中无人不知,可我也曾与他互为好友、战友,还娶了他的表妹,这匹天山马王,也只准我和封野二人骑乘,除我以外,实在没有更好的说客了。”
---
“回御史大人,是王烈王将军,但传闻率军守城的,是茂仁知县。”
被迎进驿站,燕思空迫不及待地问起了茂仁的环境。
如许的天纵之才,竟藏匿在这穷山恶水的处所做一个芝麻小官,实在是可惜。也难怪这蕞尔小城,能挡得住封野的叛逆雄师。
燕思空此行,是受命巡查黔州府的巡按御史,同时说降叛军,他本是不能带兵的,这八百人马,是他向昭武帝讨来的,只听他一人调派,不过,等他到了黔州,会晤到驻守黔州的大同军将领,他携有天子的密旨,着大同军尽力共同他降服叛军,但那些兵马始终不是他的,不能善用,以是他手中可用之兵,就是这八百人。
燕思空择日解缆了。
到了晚间,徐永为燕思空拂尘洗尘,除他和吴莽等一众黔州官将外,从大同府借调而来的一万兵马的将领余生朗也在宴席之上,几人共商退敌平叛之策。
在端五节跟大师分享一个好动静,那就是,明天能够见到封野了!!!我想死他了
“燕大人,请随我去看舆图。”
一照面,黔州知府徐永就将燕思空弹劾阉党的义举狠狠夸奖了一番,而后不免痛骂阉党,看似义愤填膺,燕思空见他急着划清边界的夸大模样,如何都像是心虚,倒也懒得去清查他和阉党有几分干系,面上客气了一番。
这几座城若被封野占有,不但掐断了黔州粮道,连大同府也会遭到一些影响,情势已非常危急。
=
“是!”
当年黄巢落榜,灰头土脸地分开长安,转头眺望都城,写下“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今后,带着叛军杀回长安,自他起,盛极百年的大唐走向了毁灭之路。
燕思空的笑容几近凝与面上,若细心察看,会发明他的笑意并不在眼底,他本日就是灌上二斤黄汤,也没法消弭他对于再见封野的惶恐。
“那封野……”
昭武帝从卫戍军中调派了八百人跟着他。名义上是护送醉红,毕竟此马是代价万金的希世珍宝,且是给封野的见面礼,以表大晟招降的诚意,实在也是为了庇护燕思空,一是黔州多匪,二是定有人不肯意封野被招降,或许会对燕思空倒霉。
“燕大人说得有理。”
燕思空微微一笑,心想,这确是沈鹤轩的为人,看来他虽宦途尽毁,却未曾自暴自弃,在其位司其职,哪怕做一个县令,也做得不辱任务,实在令人敬佩,他道:“我与沈兄乃同门师兄弟,亦曾同在翰林院供职,不管如何,我得去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