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结盟的前提[第1页/共3页]
“李斯被腰斩于咸阳,李由虽未见异动,心生隔阂老是有的。即便他忠心秦国,赵高能对他放心吗?至于王离,先不说他有无其祖父风采,驻兵北疆受匈奴管束,远水难明近渴。章邯虽有才气,却也是孤掌难鸣,何况内部另有赵高管束!”
仿佛在扣问,仿佛在自语,停顿半晌,尹旭续道:“扶苏公子仁爱贤明,若得即位施以仁政安抚天下百姓,或能安稳过渡。何如胡亥矫诏篡位,残害手足,任用赵高这等奸佞小人,倒行逆施,弄的天下乌烟瘴气。百姓更是水深炽热,有亡秦之心者不在少数。”
一旁的吴臣说道:“话是这么说,但你所言若非真相,家父等闲举兵,岂不伤害?要晓得番邑以北另有三万秦军。”
吴芮沉声道:“只是你母亲和mm去了,为父只是有些沉闷,出去转转罢了。”
吴芮接过一看大惊失容,瞬息间额际一片汗珠。尹旭躬身道:“说来也是鄙人扳连了吴先生,非常抱愧!幸得陈奎的信使被鄙人截获,临时才为变成大祸,只是信使未曾及时返回,他必已心生迷惑,会不会再有其他手腕就不得而知了。还请吴先生早作定夺,一秒夜长梦多。”
未等吴芮开口,吴臣先一步喊道:“敢问尹懦夫缘何如此笃定,可有甚么根据?”
吴芮摇点头:“鄙人身为官员,不便妄议朝政,不过听听尹懦夫的高见倒也何尝不成。”
尹旭也是大惊,见吴芮返来觉得没事了,未曾想另有这么一出。送信的张功曹未归,陈奎必放心生鉴戒,聘请赴宴多数只是摸索。可偏巧吴芮未到,陈奎会如何想就不好说了,只是这吴夫人与蜜斯身处险地,已成不争的究竟。
“不错!”尹旭点点头,转而对吴芮说道:“秦国覆亡是迟早的事,吴先生不为番邑的将来筹算吗?”
尹旭笑道:“想当年秦国兵强马壮,名将辈出确是不假,可惜已经成为畴昔。王翦、王贲父子亡故、可为柱国的蒙恬亦为赵高所害,当今秦室可圈可点的将领不过章邯、李由、王离三人。”
吴芮还是保持着那份笑意,说道:“尹懦夫远见高见,秦国雄师竟不值一提,也罢!只是,遵循中间所言,早该有人登高一呼,为何至今未见动静呢?”
尹旭说道:“想必这也是吴先生的担忧吧?尹某所言失实与否?吴先生能够先派人核实,再做定夺。至于那三万秦军不敷为据,安桐败军之将,何足言勇?周康的三万人马出自会稽,想来动静如果传到,那边也不安宁,他还能故意机在彭泽剿匪吗?”
尹旭笑道:“秦灭六国,施暴政以酷刑峻法苛待天下人,百姓糊口苦不堪言,心生痛恨已久。之前嬴政在位,傲视天下的威势震慑,无人敢轻举妄动,可现在呢?”
吴臣业已经看过手札,听到父亲此言,惊呼:“母亲和mm未和您一起返来吗?”
“动静已经有了,只是吴大人尚未听到罢了!”尹旭攥紧拳头,沉声道:“中原已经乱作一团,据闻有一批民夫戍边途中,碰到大雨误了刻日是要被正法的,那些民夫被迫揭竿而起,山东豪杰呼应者无数。只因番邑偏据南边,尚未收到动静罢了,大人不信尽可派人前去核实。”
尹旭与吴芮宾主本末倒置,在几前坐下。蒲俊则是持剑陪侍在后保护,英布还是挟制着吴臣,只不过不再刀剑加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