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履卦[第1页/共3页]
九四:履虎尾,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夬是刚决、定夺的意义。在“彖辞”中讲:“刚正中,履帝位而不疚,光亮也”,实际上就是指这一爻。但这一爻与“九五”爻的法则相反,前面每次讲到“九五”不是吉,就是无咎,或是元吉。唯独这里是“贞厉”,厉,就是艰险。这是为甚么呢?“履”就是很定夺地去踩那虎尾,既然是这么定夺,为甚么另有伤害呢?因为这里的定夺太果断了,这里的阳居阳位过于刚了,以是作起判定来,能够向过于刚的阿谁方向倾斜,这就是“贞厉”,“位合法也”。这又是如何回事呢?因为这里毕竟还是居中正之位,居中与居正。别的一面,就是因为当权(九五是君位),有定夺权,以是也就有能够做犯弊端的定夺。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爻辞剖析
六三以阴居阳位,不中不正,以此为履,必出题目。走路应均衡适中,而六三行不中,申明他是个跛子。走路需眼睛正视,而六三视不正,申明他又是个一只眼。跛子走的不端方但还是能走,眇者固然看的不全面但还是能看,事情糟糕就糟糕在这里。六三忽视本身的致命缺点,自发得是。两个“能”字充分表示出一个自专自用者的形象。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亮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这里的“独行”,就是说“独”守住正道。“独行愿”是说行动的目标只是要实现本身的夙愿初志,不为情迁,不为物累,即《中庸》所谓“不肯乎其外”。孟子所说大丈夫“繁华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义与此不异。
在这个时候必须保持一种纯粹、谦善俭朴的态度。即《大学》所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爻辞剖析
爻辞剖析
“幽人贞吉”,幽人是与上面的那位武人(六三)相对应,武是动,幽是静,幽人是清幽安闲、与世无争的人。九二以阳居阴位,且得中,处境甚好,前程是坦易的。但九二是阳刚之才,依其赋性,很能够暴躁冒进。这时候,唯有能够死守中间安恬,进退绰绰不足的幽人,方可得吉。象辞说“中不自乱也”,中是指内心天下,幽人之以是得吉,是因为幽人能对峙内心的安恬战役静,不自乱,那么其他的外物更乱不了你。幽,是居暗室而不欺心。
“礼,履也。以是事神致福也。”履就是礼,就是当时社会人们立品处世的原则。这里有两层意义:一层,是指人的实际和行动,这是外在的;内涵的就是礼与理。这个礼与理是实际与行动的原则,不管你去实际甚么,干甚么事,你的一言一行必须合于礼和理。以是这个履就是礼和行动、表与里的同一。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高低,安民志。
卦辞开口便说“履虎尾”,取象非常独特。履,有所蹑而跟进的意义。紧蹑老虎尾巴走路,可谓大家间最伤害的事情,咥是咬的意义,“不咥人”,但是老虎却不咬你,保你亨通无事。卦辞以此夸大人立品处世,行之以礼,以和悦谦虚待人接物,即便赶上最凶悍的老虎,也将安然无恙。卦中有“履虎尾”之象。乾刚在前,故称虎;兑跟厥后,故曰履虎尾。八卦当中以兑为至弱,以乾为至健。乃至弱服于至健以后,天然有危急之象。卦中也有“不咥人”之象。兑是悦体,以和悦履乾刚,则有不被咥而致亨之能够。《彖传》中说“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非常精确地抓住了两点,解释极得方法。履是柔履刚,不是刚履柔。柔履刚是天下上最伤害的一种履,给这类最伤害的履找到处理的体例,别的各种环境的履便可非论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指出“履虎尾”之以是竟能“不咥人,亨”的按照,是“说而应乎乾”。履卦兑下乾上,兑柔乾刚,兑以柔履乾之刚,独一可行的体例是对乾要悦要应。悦是和悦,应是恭敬,二者缺一不成,但底子的态度是兑必须谦虚自处。如果能如许,虽刚暴亦不难顺服。悦而应乾,乃兑之妙用。九五刚不徒刚,并且居中得正,刚而中正,必定不过刚,不过刚则必办事不偏,掌控标准。推及人事,刚而中正之人一旦践帝位,君临天下,定“不疚”。“不疚”即无瑕可指,无懈可击。“中正”则“不疚”,“不疚”则光亮。居君位而光亮,方知和悦不是胁肩谄笑,恭敬不是奴颜婢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