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钟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88.原委[第2页/共3页]

大唐建国以来,也唯有天子一人得过天策大将衔罢了。

……

“这奴婢便不知了,”那侍婢想了想,道:“居士如有疑问,无妨去问长公主殿下。”

钟意心火上涌,当着他的面,用那方玉镇纸把耳铛敲碎,叫人清算了了事,而李政也没说甚么。

钟意领正议大夫衔没多久,便被他弹劾了三回,来由是女子为官,有失贞贤,她听哥哥们提起,莫名之余,又憋了一肚子火。

那是侯府世子,而非仆婢之流,事情闹得太大,天子也回护不得,令人厚葬世子,又加恩泾阳候府,至于所谓的皇子犯法与百姓同罪,谁敢真叫天子的宝贝儿子偿命?

此地的前一名仆人,无疑也是位女郎,且还是位非常出众的女郎,约莫二十年前,她分开了这里,前后脚的干系,益阳长公主到这里削发,做了观主。

半夜半夜,孤男寡女,真闹大了,对钟意也没甚么好处。

他是天子第二个嫡子, 齿序行四,诸皇子中最为父亲钟爱, 出世之初, 天子便将本身为王时的封号赐赉他,又给他取名“政” 。

那么,李政深夜到此,对着一座空了二十年的院落,又是为了甚么?

可这些话,毕竟不能摆到台面上。

但不管如何说,李政在长安是待不下去了,朝臣与皇后接连上奏,天子终究松口,叫李政去了封地,一年到头只能回京两次,才算将这茬给掀畴昔了。

……

当日朝会结束,午间便有宫宴相庆,到了晚间仍旧未歇,天子请了几位重臣,准其偕同家眷入宫,后宫也有皇后与高位妃嫔列席,末端,又令人去请怀安居士入宫。

太子一系的臣工们神采都不太好,太上皇更是面色乌青,天子仿佛不觉,含笑看向太子,道:“秦王是你胞弟,又立此大功,如许封赏,是否为过?”

“我送出去的东西,毫不会再收回来,居士不喜好,扔了便是,”李政看也不看,回身走了:“夜深了,告别。”

天子即位之初,颉利可汗便兵犯泾阳,直逼京都,当时长安兵力不敷,天子不得不与之签订渭水之盟,这对于暮年东征西战,从无败绩的他而言,无异于奇耻大辱,而太上皇起兵之初,迫于突厥威胁,乃至曾向其称臣,内里仇恨,决计不比天子少。

倒不是钟意得志放肆,而是此人做事,委实不讨她喜好。

“原是秦王殿下,”钟意适时暴露一点讶异:“半夜半夜,殿下不回武德殿安息,如何到这里来了?带路的侍从该打。”

突厥比年犯边,扰乱关中,百姓早已不堪其苦,今见颉利可汗被擒,东突厥败亡,当真万民空巷,在这各处欢声中,加封旨意落下,势如雷霆。

钟意还要再扔,却被他捏住了手腕,见她活力,就放开手,从书案取了玉镇纸给她。

谁家侄子会在返产业晚,喝过酒后,跑到城外的道观里看望姑姑?

官位是天子给的,有本领同天子说去,弹劾她算甚么本领?

圣旨落下,必是经了中书、门下二省,几位宰相首肯的,太子已经点头,再质疑也无用,朝臣们互换个眼色,齐齐叩首,口称万岁。

因为前一世,李政也曾将这对耳铛送给她。

等天子为钟意加侍中衔,更是捅了马蜂窝,孔颖达眼里她的确是不守妇道、感冒败俗的最好典范,一日以内连上了七封奏疏,一封比一封说的刺耳,被天子怒斥以后,才肯消停下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