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指南剑》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以攻为守8[第1页/共2页]

他望着下方的灾黎,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那么,吴明现在,必定就在丰台城下。

他又感喟了一声,有些茫然的望向了天空。西北风正急,碧蓝的天幕下,有着几丝洁白的云,在料峭的北风中,它们以肉眼可见的速率朝东边飘去,越來越远,而西边的绝顶,却有更多的白云冉冉而來。

兵法有云,未料胜,先料败。攻打丰台粮仓,别看吴明对部属说得信心实足,但却有两手筹办。既然向那颜达求援,必定得和他保持联络,他们的伏兵,老早就在救兵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好了。如果能一鼓而下那是最好,反之就操纵灾黎向丰台城施压,迫使他们分兵自救。如此一來,那颜达乘机而动,以逸待劳,定能全歼來援之敌。敌方一分兵,驼关压力骤减,再想攻城,必将难如登天。而丰台守军得知救兵无期,士气必将大跌,到时汇合西蒙军队,再下丰台就轻易之极。

吴明现在在写信。

还是有些对劲失色了,乃至藐视了天下豪杰。陈姚民善守,本身早有所闻,但却并未放在心上。觉得凭一千精锐,有几十万灾黎互助,出其不料的偷袭,定能拿下丰台。但灾黎就是灾黎,练习,设备、心态、力量等等,和正规军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岂可相提并论?此次失利,就是个血淋淋的经验。

幸亏,本身另有两手筹办。不然就真是一筹莫展了。

吴明叹了口气,站了起來。但一听到帐外的抽泣声,他咬了咬牙,又决然伏下身去,细心写了起來。

算了,不想了,比及了丰台,统统答案天然发表。他把长矛收好,放回背囊。再次转头看了看步队。车行辘辘,战马嘶鸣,三万的雄师蜿蜒无边,排成个长队,正不成一世的朝前行进着。

固然是白日,但营帐粗陋,光芒也不好。帐内一灯如豆,吴明正趴在一张矮几上,聚精会神地写着甚么。蓦地,他叹了口气,眉峰蹙起,明显正在难堪。

打算得再好,总得等战事结束,他又把思路转回了当前。求援信上说的,丰台粮仓之危,是因为南汉镇东将军吴明鼓噪灾黎围困的成果。赵总督固然派了兵,但对这个来由嗤之以鼻。李忠无能,陈姚民谨慎,这封信不过是两人夸大其辞,以求援兵的手腕罢了。至于信里说的南汉军队,底子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李源却不这么以为。陈姚民在双山关以善守为名,其人谨慎矜持,他最多在说话上添油加醋,毫不成能平空假造。

他皱了皱眉头,灾黎就是灾黎,几十万灾黎对几千步兵或有威胁,但对上两万铁骑,底子沒有任何牵挂。但吴明用兵,一贯稳中求奇,自有所倚。那么,他倚靠的到底是甚么?他现在在做甚么?

第二十四节

要不要把李源的行期奉告那颜达?

可临到要策动时,吴明却略有踌躇。

信写完了,他将这张纸卷成小小的一卷,塞进个竹管封好,然后从身边抓起了一个笼子。内里有只鸽子,咕咕的叫得正欢。他把竹管谨慎地缠在鸽腿上,走出营帐一挥手,鸽子立时飞了起來,朝澄蓝的天空振翅而去。

一想起阿谁家,李源思路更加不受节制,有些醺醺然。只要本身对峙,悲观怠战,太尉定不敢让本身带兵。一旦交出兵权,就沒了介入家主的根本,就算和本身一贯不对于的兵部尚书李卫,也毫不会再行刁难。今后回到京都,陪陪妻女,把这几年亏欠她们的赔偿回來。这类结局虽有些无法,但总比残害同胞强。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