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1页/共4页]
说话的,为何道这两桩故事?只因亦有一人曾还遗金,厥后虽不能如二公这等大富大贵,却也免了一个大难,享个大大师事。恰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统统祸福,自作自受。
当时来往的人,当作奇事,拥上一堆,都问道:“在那边拾的?”施复指道:“在这阶沿头拾的。”那后生道:“可贵老哥如许美意,在此等待还人。若落在别人手里,安肯如此!现在到是我拾得的了。甘心与老哥各分一半。”施复道:“我若要,何不全取了,却分你这一半?”那后生道:“既这般,送一两谢仪与老哥买果儿吃。”施复笑道:“你此人是个白痴!六两三两都不要,要你一两银子何用!”那后生道:“老哥,银子又不要,何故相报?”世人道:“看这位老兄,是个厚德君子,料必不要你报。不若请到酒坊中吃三杯,见你的意罢了。”
窦公扶起,分外又赠银两而去。其他善事甚多,不成列举。一夜,复梦先人说道:“汝合无子无寿。今有还金阴德各种,名挂天曹,特延算三纪,赐五子显荣。”窦公自此愈积阴功,结果连生五子:长仪,次俨,三侃,四偁,五僖,俱仕宋为显官。窦公寿至八十二,沐浴相别亲戚,谈笑而卒。安乐老冯道有诗赠之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说这姑苏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州里,地名盛泽,镇上住民稠广,土俗浑厚,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抒之声,彻夜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拉拢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斑斓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地点甚多,惟此镇处最盛。有几句标语为证:东风仲春暖洋洋,江南到处蚕桑忙。蚕欲暖和桑欲干,明如良玉发奇光。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八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
行不上半箭之地,一眼觑见一家街沿之下,一个小小青布包儿。施复趱步向前,拾起袖过,走到一个空处,翻开看时,倒是两锭银子,又有三四件小块,兼着一文承平钱儿。把手攧一攧,约有六两多重。心中欢乐道:“本日好造化!拾得这些银子,恰好将去凑做本钱。”赶紧包好,也揣在兜肚里,望家中而回。一头走,一头想:“现在家中见开这张机,尽勾日用了。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很多少绸,有很多利钱。这项银子,比方没得,再不要动他。积上一年,共该多少,到来年再添上一张,一年又有多少利钱。算到十年以外,便有令媛之富。当时造甚么屋子,买多少田产。”
还带曾消纵理纹,返金种得桂枝芬。
这首诗引着两个前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斐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唆使,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水沟。”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正算得熟滑,看看将近家中,忽地转过动机,想道:“这银两如果富人掉的,比方牯牛身上拔根毫毛,打甚么紧,落得将来受用;如果客商的,他抛妻弃子,宿水餐风,辛苦挣来之物,今失落了,好不烦恼!如如有本钱的,他拚这帐买卖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傥然是个小经纪,只要这些本钱,或是与我普通样苦挣过日,或卖了绸,或脱了丝,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绝了咽喉之气,一家良善,没甚度日,相互抱怨,必致鬻身卖子,傥是个执性的,气恼不过,肮脏送了性命,也未可知。我虽是拾得的,不非常罪恶,但平常动念,使得也不平稳。就是有了这银子,一定端的便营运发积起来。一贯没这东西,依原姑息过了日子。不如原往那地点,等失主来寻,还了他去,到得安乐。”随复回身而去,恰是:多少恶念转善,多少善念转恶。劝君诸善推行,但是诸恶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