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1页/共3页]
身如五鼓衔山月,命似半夜油尽灯。
且说国朝有个富人王甲,是姑苏府人氏。与同府李乙,是个世仇。王甲百计考虑害他,未得其便。忽一日,大风大雨。鼓打半夜,李乙与老婆蒋氏吃过晚餐,熟睡多时。只见十余个能人,将红朱黑墨搽了脸,一拥的打将入来。蒋氏惊谎,急往床下遁藏。只见一个长须大面的,把李乙的头发揪住,一刀砍死,竟不抢东西,顿时散了。蒋氏却在床下,看得亲热,颤抖抖的走将出来,穿了衣服,向丈夫尸首嚎啕大哭。此时邻居已都来看了,各各哀痛,安慰了一番。
不一日来到南京,往刑部衙门细细探听。说有个浙江司郎中徐公,甚是通融,仰且好客。当下就央了一封先容的荐书,备了一副盛礼去谒徐公。徐公访问了,见他会说会笑,颇觉相得。相互几次去见,渐厮熟来。正无个机遇处,忽一日,捕盗衙门时押海盗二十余人,解到刑部科罪。白叟上前探听,知有两个姑苏人在内。白叟点头大喜,自言自语道:“计在此了。”次日整备筵席,写帖请徐公喝酒。不逾时酒筵完整,徐公乘轿而来,白叟笑容相迎。定席今后,说些闲话。
古来清官察吏,不止一人,晓得性命关天,又且世情义外。尽有极难信的事,偏是真的;极易信的事,偏是假的。以是就是情真罪当的,还要细细体访几番,方能够狱无冤鬼。现在为官做吏的人,贪爱的是财帛,阿谀的是繁华,把那“朴重公允”四字撇却东洋大海。明知这事无可宽客,也悄悄放过,明知这事有些难堪,也将来草草问成。竟不想杀人可恕,道理难容。那亲脱手的好徒,若不明正其罪,被害冤魂何时暝目?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湛湛彼苍不成欺,未曾举意已先知。
杳杳冥冥地,非非是是天。
说话的,你差了。这等提及来,不信死囚牢里,再没有个抱屈负屈之人?那阳间地府也不须设得枉死城了!看官不知,那委曲死的,与那杀人逃脱的,大抵都是宿世的事。若不是宿世原因,杀人竟不偿命,不杀人倒要偿命,死者、生者,怨气冲天,即使官府不明,皇天天然鉴察。千奇百怪的巧生出机遇来了此公案。以是说道:“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又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本来人生最不成使性,何况这小人卖买,不过争得一二个钱,有何大事?常见大人家强梁潼仆,常常借着权势,动不动欺打小民,到得做出事来,又是家主失了面子。以是有端庄的,必定严行惩戒。只因王生不该本身使性脱手打他,以是到底为此受累。这是后话。却说王生当日见客人闷倒,吃了一大惊,把酒意都惊散了。赶紧喝叫扶进厅来眠了,将茶汤灌将下去,不逾时复苏转来。
少顷,儿了王小二送饭来了。王甲说知备细,又分付道:“倘无益用处,不成怜惜财帛,误我性命!”小二一一应诺,径投邹白叟家来,说知父婚事体,求他战略谋脱。白叟道:“令尊之事亲供词招,知县又是新到任的,自手问成。随你那边告辨,出不得县间初案,他也不肯认错翻招。你将二三百两与我,待我往南京逛逛,寻个机遇,定要设法出来。”小二道:“如何设法?”白叟道:“你不要管我,只交银子与我了,今后便见手腕,现在不好先说得。”小二归去,当下凑了三百两银子,到邹白叟家付出恰当,随即催他启程。邹白叟道:“有了很多白物,好歹要寻出一个机遇来。且宽解等候等候。”小二谢别而回,白叟连夜清算行李,往南京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