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章 旧账(七)[第1页/共3页]
老祖宗面有倦意,郑氏便带了臻璇与夏湖卿出了长生居,不再打搅老祖宗歇息。
“不幸天下父母心,谁家不是一样呢。我们三爷是要说婚事了,老祖宗少不得要把把关,妈妈如有好亲,再来与我们老祖宗说一说。”湘翮又劝了几句,送了李媒婆出了长生居,“王蜜斯这门亲,妈妈就当没与老祖宗提过,不要挂在心上。”
李媒婆一动手就摸出了那封儿沉甸甸的,面上也不好再阴沉着,挤出笑容道:“女人,我晓得的。”
她想到了臻琳。
“前些年传闻王蜜斯的事情的时候,老祖宗还念叨过,不幸见地。就像妈妈说的,并不必然是王蜜斯的错误。只是老祖宗担忧三爷,这才孔殷了些。”
湘翮倒了茶水,老祖宗接过茶盏喝了一口,慢悠悠道:“少不得还要多活两年,把几个孩子的事安排了,不然屏翠园里指不定叫她弄很多乌烟瘴气。”
夏家虽是行贩子家,但娶媳妇天然是娶贤惠,不是奸商到去娶银子,何况,夏家需求去娶银子?
臻琳临上轿被退婚,传言里多是说她失德,姐妹们都晓得这事与臻琳无关,却堵不住世人的嘴。若不是圣旨一道,臻琳是要青灯古佛度过余生的。
老祖宗怒极反笑,拍着桌子道:“风景?我夏家没见过风景?我娶过阁老的幺女,娶过探花郎的嫡女,请婚的圣旨还在祠堂里头供着,我老婆子活了快八十岁了,甚么没见过!王家蜜斯嫁奁丰富?比得过我曾孙媳妇御赐的玉快意?王家蜜斯有官蜜斯之风?我夏家长房里的媳妇哪一个不是官宦人家出身?夏家若要求风景,王家倾家荡产都不敷!娶妻娶贤,娶妻娶一室安宁,王蜜斯的八字与那‘安宁’怕是靠不上一丁点的边。李妈妈请回吧。”
这李媒婆听了何老太太那些所谓的前提,便觉得夏家是自觉求风景的不成?
“妈妈渐渐走。”湘翮塞了一个大封到李媒婆手中,笑着道,“妈妈别介怀,老祖宗在气头上呢。”
瞧着是在担忧夏苏卿的将来,实际上是在说他们二房分不得祖宗产业。甚么好处都拿捏在长房手中,分不到一杯羹。
李媒婆叫老祖宗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她是胡涂了,夏家与她畴前说过亲的那些人家不一样,平凡人家就不肯意娶王蜜斯,何况夏家呢。
明显打得是那样的主张,还一副为孩子着想的模样,实在是子虚得听不下去。
李媒婆长长叹了一口气:“我懂……家里并不缺银钱,何必去冒阿谁风险呢。只是王家,哎……也是不幸,本就没有香火,恰好独女还……我去了王家几次,王老爷头发都愁白了。”
“打理后院?”老祖宗脸上阴云密布,桂嬷嬷怕再这么说下去,老祖宗又要发了脾气,从速打断了李媒婆的话,“李妈妈,那王蜜斯的命格打理的哪门子后院呀。”
“二奶奶进门时但是真热烈呀,我也在街上瞧了的,那送亲的步队都望不到头。”这么耗下去定是要黄了的,李嬷嬷内心沉闷,毕竟王家给的红包不是小数,事成以后又另有赏钱,只要有一丝机遇她都不想放弃,李媒婆揣摩了一番,王蜜斯最大的上风便是丰富的嫁奁,若不能以此打动夏家,这门婚事就没戏了,老祖宗已然是不肯意了,便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再争夺争夺了,李媒婆奉迎道,“老祖宗,您是没瞧见,送嫁奁的时候,街坊邻居都出来看,一抬一抬的数,数到厥后啊,大伙都不记得数量了。二奶奶如此风景,今后的平辈媳妇也不能差了,不是吗?王家嫁女,必然也是风风景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