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1页/共3页]
知子莫若母,更别提太后不是亲娘胜似亲娘。
这一前一后两道圣旨实在奇妙,前一道圣旨顺了林阁老的意义,后一道圣旨立即平了丰城侯的面子,百官仿佛太体味李承祚那边面是个纨绔的构成,涓滴没看出这是个所谓“均衡之道”。
“宋贵妃。”太后不动声色地向后倚了一倚,“天子何时熟谙的她?”
太后的寝宫九重宫门琉璃瓦,本该金碧光辉,但是太后身在病中,连带得宫内的光芒都平白暗淡了色彩,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紧闭,太后半倚在榻上,殿中鎏金的香炉中,燃着安神静气的檀香,卷烟袅袅,缭绕着昏黄了几度春、光。
而现在这点儿好印象,终究被各种百般的幺蛾子消磨的七七八八,隔着本来和老羽士八竿子打不着的宋贵妃,和越来越“行动不端”的天子李承祚,国师早就原地化成了一个行走的“不靠谱”。
“记得哀家刚才说的。”太后叮嘱了一句,心知不便再多说了,无可何如地放李承祚去,却又不甘心肠叫住了他,“天子,万事有缘法,成事在天,善恶生杀却在人,有些事可为,有些事可纵,天子要分清楚。”
李承祚游移了一下,认命的只能实话实说,却仍然话留三分点到即止:“她是国师故交之徒。”
李承祚出了太后寝宫,堵在内心的一口气却如何也舒不出来,他原地站了一会儿,刚想摆驾去宋璎珞宫里耍耍威风,走了两步才反应过来,宋璎珞此时不在宫里——宋蜜斯日理万机,现在恰是平常和影卫相同表里动静的时候,也恰是如此,李承祚才去太后那边母慈子孝地打这番草率眼。
国师就是子虚道长——现在的武当掌门、李承祚武学上真正的师父;也是不知如何被契丹人抓住了、现在作为“塞外偶遇的高朋”,被契丹人拿来跟李承祚还价还价的阿谁不利鬼,兼是非头子。
太后不知是话里有话,还是当真久居深宫,嘴边挂的都是“道法天然”“无量天尊”,俄然似是而非地说出这么一句,却歪打正着地动动了李承祚内心那秘而不宣的不循分。
李承祚乐得旁人看不出来,高欢畅兴地做出一副打了败仗天下承平的昏君模样,时不时地跑去新奇出炉的宋贵妃那边“喝酒听乐”,做了个不知死活的甩手掌柜——他胡作非为旁人倒是不算要紧,也不晓得是风俗了还是不敢多嘴,乃至于,对他的荒唐行动,独一进了心机的是太后。
太后话音未落,本来候在内里服侍的宫人来报:“太后,蒋夫人进宫了。”
“惶恐……”太后顿了顿,笑了一笑,眼神倒是没有甚么温度的,“先帝平生定夺,姐姐也是脂粉中的豪杰,不像哀家是个不好与人断交的性子……天子的脾气青出于蓝,到底还是与哀家分歧。”
太后也没有要他说出个是非曲直的意义,没听到回应,也不见气恼,只是轻咳了两声,见李承祚面带忧色地靠迩来,一举手止住了李承祚要为本身顺气的行动:“你是哀家带大的,可现在,哀家也看不懂天子了……”
但是说二百个悔怨也抹不开曾经“金口玉言”说出去的面子,太后叹了一声,有几分不甘心道:“既是如许,哀家也不细究了,如此后宫无主,贵妃当为榜样,今后还是循分些……”
就比如,大家都在说,天下事他的,可却向来没有人奉告他,“天下”这个东西本身,到底是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