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4页/共4页]
方希不甘,忙站了起来,再解释道:“会试三甲之卷,乃是共同推评出来后,拆开项目一栏,老臣才知此卷为高渤海所作,绝无半点秉公。且并非老臣一人被他文章所动,丞相阅后,对高恒一卷也是赞不断口――”
小乔因昨夜陪魏劭批阅奏折到深夜,回寝宫后又没睡好,中午感到有些困顿,便去补了个觉,绵长一觉,慵懒醒来,睁目睹腓腓不在边上了,便向宫女问她去处。
想起天子听本身批评高恒文章的反应,内心毕竟还是不解,忍不住又告起了状:“恕臣大胆,再在皇前面前说一句,陛下开科举入仕之先河,此为关乎社稷之大事,既委老臣以重担,老臣自要竭尽尽力,不敢有半点懒惰。以老臣所见,高渤海文章斑斓,胸有乾坤,鼎元之位,实至名归。只是方才老臣在陛上面前推高渤海时,陛下似有疑虑。若因他向来之名,为避嫌而藏匿此文,未免可惜,也有悖于陛下当初开科举以收罗天下英才的初志。”
小公主缓慢转头,看了父亲一眼,见他绷着脸,从他膝上跳了下去,跑到方希的跟前,抬头望着他小声道:“我父皇他不欢畅了!上回有小我,我父皇不让他说,他还要说,惹我父皇不欢畅,最后被他骂了一顿,好不幸……”
高恒出自王谢,虽一贯不入仕,但高氏为渤海望族,高恒本人又有“渤海冠冕”的美称,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朝廷公布科举制后没多久,各地士族对这一新政纷繁加以批挞的时候,他却第一个站出来公开表示推戴,不但如此,他还是渤海郡首个自举插手首场科考的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