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眼红遭嫉[第1页/共2页]
年长的男人愈见气愤,重重哼了一声,道:“莫忘了我们烧过他的屋子,石桥村的村民都见过我们,你感觉他会承诺么?再说,凭甚么要我们去求他?看上的东西抢过来不就行了么?石桥村再敷裕,村里也不过是些白叟和孀妇,我们带些青壮畴昔闹点事,还怕那顾青不乖乖给我们钱使?”
郝东来请来的窑工和工匠们被安排在瓷窑西侧的高山上,那边正在建屋子,栅栏以内的瓷窑则还是交给了憨叔和本村的一些村民,都是品德靠得住的。而憨叔和村民的事情就是给窑口添煤。
两个成年人总不能每天蹲在树下看蚂蚁搬场吧,风趣是风趣,可总有一种淡淡的耻辱。
年长一些的男人神情愈发妒忌:“传闻是一个叫顾青的娃子建的陶窑,与两家贩子合作也是他的主张。”
顾青每次送饭上山,憨叔都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搓动手迎上前,忙不迭接过顾青的担子,连声说着“店主辛苦了,愧不敢当”之类的客气话。
憨叔和村民们用饭的时候,顾青便蹲在他们中间,笑眯眯地看他们吃,吃完后闲谈一阵,顾青再挑着空碗空碟下山。
乱世之流行靡,却已不复唐初贞观年的朴素无华,但是大要上看,繁华就是繁华,这是唐初贞观年所没法比的。
年长的男人目光明灭:“那就换个别例,听外村的人说,顾青的窑口烧瓷是有秘方的,他让人在窑口四周围了栅栏,就是为了防外人检察,我们若带了村里的青壮直奔窑口,冲出来看个究竟,然后回身就跑,就算闹上县衙公堂,我一没偷二没抢,只看了两眼,县令也没法判我重罪,待我出来后,照原样也建个窑口烧瓷器,找贩子合股,哈!正大光亮的过上好日子,岂不美哉?”
年长的男人仿佛对他的三观很不满,皱眉道:“那里短长了?不过是个少年罢了,误打误撞干出了一点事,丁家兄弟也是废料,膀大腰圆的男人竟被一个小小的少年清算了,竟然还被他卖了,这事儿我想了好几天都没想明白,他究竟是如何把丁家兄弟卖掉的。”
本日的东市街上特别热烈。
青城县只要东市,城内商贾大多集合于此。东市大街两边街道商店林立,此中最大的两家便是石大兴的昌隆记和郝东来的隆昌记。
说是两家,实际上开了很多店铺,绸缎瓷器南货北粮应有尽有。现在这年代行商大多还是很讲诚信的,也有那偷奸耍滑之徒,讽刺的是,有胆量偷奸耍滑的贩子根基都是胜利人士,比如石大兴和郝东来。
“没错,丁家兄弟请我们去经验的阿谁少年,厥后他跑得快,我们把他的屋子烧了,就是他。”
顾青来瓷窑的次数很多,毕竟无所事事,除了这独一的陶瓷奇迹,其他的时候跟宋根生打发无聊时候,打发无聊的时候多了,因而打发无聊时候的行动也变得无聊起来。
昌隆记和隆昌记两家商店的伴计们在门口奋力地敲着锣,吸引来往的胡商立足,门前摆了一排长桌,桌上摆满了各种形状的瓷器,从平常用的瓷碗瓷盘到装潢用的双耳花瓶,博山香炉等等,瓷器大多是青瓷,被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如玻璃质地般光滑柔润的光芒,饱满而华贵。
澎湃如潮的东市大街上,却有两名农户打扮的男人冷冷地盯着两家商店前的那一排瓷器,看着抢先恐后谈买卖的胡商们,两名男人暴露妒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