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庥之战[第2页/共2页]
老祭司颤抖着身子,用非常虔诚的口气念着祭辞,言毕,双手交叠置于空中,以头叩地,行九拜之礼,最后更是亲吻大地,用淇国敬神的礼节祭奠鲜虞庥。
“朕尝随祭司、族人聆听神谕,偶得恩泽,神赐言‘淇国将亡’。朕年幼无知,告之于父兄,不信,罪之。朕惶恐于族人不得神谕,不再一如既往地信奉着草原之神,已被神所嫌弃。
鲜虞浩没有正面答复她的话,反问道:“莫要说我,与敌邦交兵时,是谁不战而降?是谁放下天子庄严,宁困居于敌国一个小小的帝姬府?你才是阿谁叛变淇国、叛变神的罪人。”
有几个身着祭司服的人从人群里走出来,年青的跟着大哥的。当垂老迈矣的老祭司朝鲜虞庥跪倒时,人群中的抽泣声终究才找到了发作点,刹时记念满城。
鲜虞浩和怀国的军队都没有禁止,如许的帝王值得他们尊敬,更值得他们等候。作为子民,谁又不想要一个爱民如子的君主?哪怕她只是一介弱质女流,哪怕她无才无德,可只这一点,便足矣。
当鲜虞庥一步踏空,纵身跌落城墙时,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城内的百姓先反应过来,纷繁朝着城楼方向跪倒,山呼“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更有人痛泣不止,悔不当初。
闻言,鲜虞庥神采哀恸,声音却还是铿锵,跟着高城之上吹来的风飘到很远的处所,因而全部皇城中及城墙下的人们,都听到了这个帝王的绝唱。经过先人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复述和润色,这段话被载入各种野史、别史,厥后的人们以此来铭记这一次怀国收伏淇国的战役,史称“哀庥之战”,亦是七国之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时远在郯国边疆的怀朱正提着一壶酒,坐在一个小山坡上看傍晚。鳞状的云朵飘满天空,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霞光将其晕染,深深浅浅仿佛经历过一场宿醉,梦还未醒。
“鲜虞浩,你可知罪?”鲜虞庥着祭奠号衣,玄色广袖上衣与朱色下裳上俱绣有章纹,持重庄严之命令其不怒自威。
“朕,仍旧爱这片草原,仍旧爱淇国,但是,朕更爱朕的子民。或许这七国当中少了一个淇国,他们仍然能够安居乐业;可倘若没了他们,淇国的存在又另有甚么意义?
鲜虞浩眼睁睁地看着她纵身一跃,仿佛扑进神的度量。玄色与朱色的衣袍在空中划出一道残破的弧,是绝望而炽烈的色采,也是鲜虞庥生射中最后一抹色彩。
“朕再最后替他们决定一件事情——朕代他们,愿表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