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我是大侠[第1页/共3页]
李风云笑得更欢了,“某是举旗反隋的第一人?”
“缔盟了,结义了,大师都是兄弟了,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荣辱与共,存亡与共,那当然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了,但是,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家有家规,联盟也有联盟的端方,坏了端方,那对不起,该打的打,该杀的杀,严惩不贷,决不姑息。”李风云目露寒光,冷森森地说道,“若不能依了某的前提,那就不要来缔盟,也不要做兄弟,权当你没有献缔盟之策,某亦没有听到你的建言。”
徐十三很不满,目露厉芒,恶狠狠地瞪着萧逸。这个兰陵纨绔固然比方才来的时候诚恳多了,但骨子里的傲慢却不减分毫,要面子,虚荣心重,争强好胜,爱耍小聪明,逮着机遇就大放厥词,不分场合也不管身份,只顾本身欢愉,至于别人对他的仇恨,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摆出来的架式便是我是兰陵萧,我啥都晓得,啥都会,而你们这般粗鄙的贫贱,就是一群蛮横人,你们就该听我的。
以是,徐师仁的战略是,想方设法混乱齐鲁局势,以禁止东莱海军渡海远征,以此来粉碎东征。东征败了,中土堕入深重危急,则山东人必能博得颠覆乾坤的机遇。
“先缔盟,歃血为盟,某要坐在老迈的位置上,兄弟们要拜某,尊某为老迈。明天礼不成废,明天义才不会断。”
李风云当即表态,支撑徐大侠的战略。
〖
徐师仁顺利见到了蒙山义兵首级白发帅李风云。李风云久闻大侠之名,待之以礼,很客气,设席接待,宾主尽欢。酒酣耳热,相互熟谙以后,徐师仁便直言不讳地表达了本身要停滞东征的设法,但愿博得李风云的支撑。
“某有一计,可助将军霸占瑕丘,尽取鲁地,让将军的气力在最短时候内获得古迹般的奔腾。”
现在局势乱了,天灾**交叉在一起,生灵涂炭,但将来局势如何生长,谁也不晓得,大师都把目光存眷在东征疆场上。倘若东征打赢了,天子和远征军班师而归,局势随即明朗。不要造反了,该干啥还是干啥吧,造反必死。倘若东征打输了,天子权威大损,远征军丧失惨痛,士气低迷,则局势就更加浑沌了,那些用心叵测者、野心勃勃者会纷繁跳出来,中土能够会堕入无边的暗中。
李风云一听就想骂人了。你当我是痴人啊?我已经让了孟让一次,忍了你们齐人一次,成果你们变本加厉,变着法儿来算计我。好,既然你算计我,谋我在先,那对不起,当我吃你的时候,你可不要哭。
徐师仁当即搬出了各路义兵联手缔盟之策。义兵新起,各路豪帅气力都不强,而起自徐州的蒙山义兵不但是举起反隋大旗的第一家,更对峙了大半年之久,非论是名誉还是气力,都是各路义兵中最强的,理所当然要做盟主,行盟主之责,承担其调集各路义兵缔盟之事件。
李风云笑着点点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这个事理。如此,大侠无妨直言相告,何谓盟主之责?”
人都爱浮名,李风云也不例外。他本来就想争这个第一的,只是王薄、孟让举旗在先,他不好去争,现在齐人主动把这个浮名送给他,他岂能不要?
李风云浅笑点头,正想做出解释,身边的萧逸却迫不及待的说话了,“袁录事此言差矣。目前各路义兵气力不济,且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这是究竟,而东征胜利以后,远征军班师返来,局势随即颠覆,义兵底子就不是卫府鹰扬的敌手,以是徐师仁所献的缔盟之策,恰是让义兵在最短时候内抓住最好机遇敏捷生长强大起来的上上之策。袁录事只重视蒙山好处,却不顾将来大局,有目光短浅之嫌,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萧逸鄙夷地撇撇嘴,冲着李风云说道,“将军切莫听信小人谗言,错过了生长强大之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