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秦国廷议 下[第1页/共4页]
李斯也出列,道:“大王,臣觉得不会。赵国承认李牧在代郡自治,还是迫不得已之举,因为李牧在赵国声望素著,并且又手握重兵,他在代郡自治,赵国朝廷也对他无可何如。但赵国朝廷必定又会对李牧非常忌殚,不然就应当将李牧招回邯郸,拜为相国,但现在赵国只是承认李牧在代郡自治,也可见赵国对李牧并不相任,是以只要我们再从中做一些工夫,必然能够不使邯郸援助李牧。”
跟着秦王政一道一道号令的传下,伐赵的打算,也完整构成。秦王政呵呵笑道:“众卿,如果这一次能够一战而灭亡赵国,寡人当亲赴邯郸,和众卿在邯郸庆功。”
在长平之战的前期,赵国以赵适代替廉非常将,固然被公以为是赵国败战的最大败笔,但也是有必然的苦处,因为当时秦赵两军加起来近百万人马,相互对持的时候长达三年,就是在拼国力、拼耗损,看谁先撑不下去。而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赵孝文王感觉支撑不住,只好任命主张打击的赵适代替主张戍守的廉颇。成果赵适一反击,立即中了白起的埋伏,包抄了赵军导致四十余万赵军全军淹没。
那知这还不算完,秦王政又道:“王贲、蒙恬。”
尉缭和李斯略作了几句商讨,尉缭出列,道:“回禀大王,既使不从陇西、北地两郡征兵,我秦国亦可征兵六十万,伐赵充足。只是这段时候连降大雪,门路难行,是以兵马集结,粮草筹集,都要比预期晚一些,能够要拖到仲春,才气出征。”
杨端和道:“臣尊王命。”
<!--作者有话说editorbyjack2014-09-19-->
王剪又道:“不过这一来,这一战也必将旷目耐久,并且其间秦军或许还会小败几阵,是以请大王不能有急胜之心,更不成因为一时小败,而窜改战术。”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维码告白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王剪道:“臣需求四十万人马?时候起码要一年。”
两人也一起出列,道:“臣在。”
姚贾、顿弱也赶快道:“臣尊王令。”
王剪道:“就是我大秦的国力兵力,远胜于赵国,是以臣与李牧交兵,抢先以恪守为主,不睬李牧的小股人马应战,严守各路隘口,与赵军对耗,等耗得赵军兵力怠倦,粮草耗尽之时,再举雄师与李牧决斗。如果李牧提早举军打击,我可设伏退后,诱赵军追击,然后出奇兵堵截赵军的退路,围而歼之,能够大破赵军,如果李牧仍然苦撑下去,我们就步步为营,层层推动,慢慢的蚕食赵军,能够将赵军完整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