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战国明月》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6章 齐孙子[第1页/共3页]

活动战的核心在于避敌主力,诱敌深切,集合上风兵力,各个击破,如果换成古话,不就是“批亢捣虚,必攻不守”么!

赵括想想也对,明月又问他,除此以外,对这份《齐孙子》另有何心得?

“恐怕与我父亲的阏与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战,该当决胜于数百里之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在肯定打击方向时,要牵涉敌军,诱使敌军变更,而后使其化优为劣,最后再出其不料,一举歼敌!齐孙子两次威胁大梁,迫使庞涓回援,又乘着魏卒疲敝轻敌之际破之,便是如此。”

赵括道:“吴孙子说到作战时,讲究避实击虚,固然也有诡道,但仍以两军对垒阵战为主。可到了齐孙子这里,却发起要批亢捣虚,必攻不守!”

……

要论当世的活动战里手,还是赵奢,阏与之战奇袭三百里,可谓古迹!

从战例来看,匡章虽是孙膑弟子,可实在更善于打阵地战,两军对垒好久,而后寻觅对方马脚一举败敌。

作为田忌的智囊,孙膑看出这对将相的冲突已经没法弥合,马陵之战杀死庞涓,立下不世之功后,孙膑便直接建议田忌保存武装,领受沿途齐国关隘,以轻车战马直冲齐王宫雍门!如此,齐国的大权便能够由田忌节制,废立齐王、摈除邹忌,都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若不如此,则田忌必为邹忌所害!

他又念了遍这一段后,对中间的赵括说道:“荀子劝人向学,这段话,一样能够赠送括子。从邯郸光临淄,括子一起上可学了很多,而由百夫至校尉、国尉乃至于大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战役,只是迫不得已时,最后的处理计划,如果能尽量迟延战役,或者在开战之前就分出胜负就好了。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说的就是白起这类人。

他就是一根磨尖的矛,却很轻易一折就断。

至于白起,这是一名全能型的战神,既能在伊阙之战里堂堂正正而胜,也能像华阳之战时那样长途奔袭而胜,更别说鄢郢之战那种风雅面军的攻城略地,他也信手拈来。

并且此人兵戈的常例是,只打毁灭战!

的确,孙膑兵法比孙子兵法晚了两百年,跟着期间生长,兵器兵种、战术战法都有了进步,春秋的小范围阵战,和战国的长途奔袭不成同日而语,在浩繁战国名将兵家里,孙膑便是活动战的祖师爷。

明月这才恍然大悟,暗想道:“这不就是活动战实际么!”

直到齐宣王继位后,晓得田忌是被谗谄的,便将田忌召回海内官复原职,而孙膑也于此时返回齐国。可惜这对火伴已经垂老迈矣,不复当年之勇,田忌没几年就死了,孙膑也只是作为齐宣王的参谋,为他指导一些计谋上的战略。那段时候里在他弟子匡章的带领下,齐军勇猛非常,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与秦国并列东西两大强国,孙膑着力不小。

本来那在语文讲义上作为正面人物,“身长八尺不足而形貌迤逦”的邹忌当时是齐国的相邦,却一贯与大将军田忌反面。

当时他带了一名亲传弟子,名叫匡章。

一口气读完新奇出炉的《劝学篇》后,明月想着宿世高中语文课上的点名背诵,满满都是回想,又不由赞道:“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便是荀子的文章啊,真不愧是稷下祭酒!”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