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战国大司马》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73章:初至赵国[第1页/共4页]

李史不失礼数地说道。

记得曾经齐国的名相「晏子(晏婴)」出使楚国时,因被楚王笑称“齐国无人”而笑着说了几句用来描述临淄的词,比如“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等等。

————以下注释————

期间李史对这位赵驿长说道:“请尊驾代为上禀,鄙人李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请见赵王。”

蒙仲不解地听着那名赵驿长的解释,在经过后者的解释后,他这才得知,本来“主父”指的便是赵王雍;而“赵君”,便是赵雍册立的新君赵何。

蒙仲当然明白蒙鹜是甚么意义,在换了一身衣服后,便朝着蒙鹜所指的屋子而去。

而赵雍本人,则自称“主父”,目前正在「沙丘行宫」,批示火线的军队征讨中山国。

“如许啊,多谢赵驿长。”

从阳晋往东北方向,不远处便是赵国的边疆要塞「刚平城」,这是昔日赵国君主「赵敬侯赵章」为了攻略卫国时而修建的,而后不久,魏齐两国便因为「赵国伐卫」一事而对赵国宣战,且刚平城亦被齐魏联军攻陷。

但在两年后,趁着齐国攻伐燕国之际,赵敬侯又结合魏韩两国讨伐齐国,一年后又败兵攻伐魏国与卫国,再过一年,再打齐国,一步步安定了当时赵国的新都「邯郸」的职位。

蒲月初九,李史到达刚平,手持宋国的符节,带着蒙仲等人顺利通过了刚平城,旋即持续往北,在刚平城北的渡口度过了大河(黄河),到达了河北之地。

期间,蒙虎笑着将一条胫衣送给蒙鹜,让后者亦非常迷惑,直到蒙虎解释了此物的用处,蒙鹜这才恍然大悟。

世人都说,赵敬侯不修德行,纵情吃苦,起居饮食没有节制,惩罚殛毙也没有标准,可恰幸亏赵敬侯在位的十几年里,赵国军队胜多败少,外无邻国侵犯之患,内无群臣反叛之忧,这都是因为赵敬侯知人善用。

赵驿长客气地与李史等人告别。

本来,在他们从景亳出发前来赵国之前,惠盎曾将一封手札偷偷塞给蒙仲,并对他叮嘱道:“到了赵国,你便带着为兄的手札,去拜访一名叫做「田不禋(yīn)」的人。此人亦是宋人,是在仇赫入宋国时,作为互换前去赵国退隐的士大夫,传闻现现在在赵王雍的嫡宗子「公子章」身边,此人与为兄有几分情面,你拿着这份手札去,他会善待你们的。”

据店铺内的伴计先容,这类“胡服”便于活动,不管是行军兵戈的士卒,还是在地步里耕作的农夫,都很喜好这类胡服。

大抵是在三四年前的时候,赵雍便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赵何,即赵国现在的赵君。

究竟上,卫国与宋国的干系也不如何样,因为在宋王偃与赵王雍的“私盟”中,卫国事赵王雍默答应以由宋国攻取的国度,只不过是因为齐国的威胁太大,宋王偃临时搁置着「攻伐卫国」的这桩事罢了——既然宋卫战役还未打响,是以卫国与宋国的干系倒也没有差到顶点。

“莫非这里居住着上万户人么?”

在付钱时,固然蒙仲等人没有赵国的货币,但因为赵宋两国缔盟已久,这家店铺倒也情愿收取宋国的“布币”。

别说蒙仲、蒙虎、蒙遂这些小辈,就连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鹜,亦不由感到有些严峻——仿佛是来到了世外之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