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一(2)[第1页/共3页]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处置,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强,伯王之业地,尊不成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赵当亡不亡,秦当伯不伯,天下固量秦之谋臣一矣。乃复悉卒乃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怒,颤栗而却,天下固量秦力二矣。军乃引退,并于李下,大王又并军而致与战,非能厚胜之也,又交罢却,天下固量秦力三矣。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天下之从岂其难矣?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积蓄索,田畴荒,囷仓虚;外者天下比志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处置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蛮夷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比方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觉得暴;利尽西海诸侯不觉得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一定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同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张仪欲以汉中与楚
张仪欲以汉中与楚,请秦王曰:“有汉中,蠹。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本。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甘茂谓王曰:“地大者,固多忧乎?天下有变,王割汉中觉得和楚,楚必畔天下而与王。王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故市楚也?”
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丰富,轻诸侯。
王用仪言,取皮氏,卒万人,车百乘,以与魏。犀首克服威王,魏兵罢弊,恐畏秦,果献西河以外。
张仪之残樗里疾
司马错与张仪争辩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张仪欲假秦兵以救魏。左成谓甘茂曰:“子不予之。魏不反秦兵,张子不反秦;魏若反秦兵,张子得志于魏,不敢反于秦矣。张子不去秦,张子必高子。”
陈轸去楚之秦。
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曰:“臣恐王之如郭君。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歌女,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因此伐郭,遂破之。又欲伐虞,而惮宫之奇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老”。’乃遗之美女,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此伐虞,遂取之。今秦自发得王,能害王者之国者,楚也。楚智横君之善用兵与陈轸之智,故骄张仪以五国。来,必恶是二人。愿王勿听也。”张仪果来辞,因言轸也。王怒而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