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战国策》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4章 赵二(2)[第1页/共3页]

赵燕后胡服,王令让之曰:“事主之行,竭意极力,微谏而不哗,应对而不怨,不逆上以自伐,不立私觉得名。子道顺而不拂,臣行让而不争。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反亲觉得行,慈父不子;逆主以自成,惠主不臣也。寡人胡服,子独弗服,逆主罪莫大焉。以从政为累,以逆主为高,行私莫大焉。故寡人恐亲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赵燕再拜顿首曰:“前吏命胡服,施及贱臣,臣以失令过期,更不消侵,辱教,王之惠也。臣敬循衣服,以待本日。”

王立周绍为傅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误国,贱之类也。犯奸者身故,贱国者族宗。反此二者,先圣之明刑,臣下之大罪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竭意不讳,忠也;上无蔽言,明也。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臣闻之,贤人不易民而教,知子稳定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胜利,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以是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以是教民而成礼者也。且循法无过,修礼天真,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古今分歧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宓戏、神农教而不诛,天子、魇、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东西,各便其用。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贤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但是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贤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以是齐常民,非以是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敷以高世,法古之学不敷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公子成再拜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是以不先进。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臣闻之,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之。”

王遂胡服。使天孙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家听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寡人作教换衣而叔不平,吾恐天下议之也。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动上。故明德在于论贱,行政在于信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出,功有所止。事胜利立,然后德且见也。今寡人恐叔逆从政之经,以辅公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天真,因贵戚者名不累。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緤谒之叔,请服焉。”

赵文进谏曰:“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政之经也;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也;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臣虽愚,愿竭其忠。”王曰:“虑无恶扰,忠无过罪,子其言乎!”赵文曰:“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无愆,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以是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子言世俗之间。常民溺于风俗。悬着沉于所闻,此二者以是成官而顺政也,非以是观远而论始也。且夫三代分歧服而王,五伯不如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敷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敷与请安。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贤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忘我,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于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犯警古,子其释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