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放歌江海[第1页/共2页]
“不会,不会,当然不会,如何能够呢?”单婉晶和李无忌连连点头道。
单婉晶笑了笑,说:“吴兄,我但是传闻你也是文武双全呢,要我说,你先作诗一首吧!”
一个十三四岁少年回声而出,手脚敏捷地跃上船,缓慢地将笔墨纸砚摆在李无忌面前。
单婉晶粲然一笑,对吴若棠点点头,道:“上面两句可为:滟滟随波千万里,那边春江无月明。普天之下皆为月光所照,比之百水千川,却又如何?”
远处的渔火仿佛暗了下来,江干渔家妇人的捣衣声也变得沉寂了。六合间仿佛只剩下连江海潮涌动时收回的轰鸣之音。
春江潮流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穷路。
“好一句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此问真是出色。想来就算范增和姜子牙来了,都不能等闲答出来吧!”吴若棠忍不住感慨道。
李无忌眉头一皱,道:“此话怎讲?”
李无忌冷静念了几遍,俄然仰天大笑,冲到桌案之前,举起酒坛,将半坛美酒十足灌下肚,一抖手,将酒坛远远抛入江中,长笑一声,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某平生浸淫诗文,从未达到如此境地,本日得此佳句,此生可称无憾。”
看完此诗,吴若棠和单婉晶同声喝采。
吴若棠想了想说:“我们行走江湖之人,每日东漂西荡,每看一处风景,总会想在那以后又会看到些甚么气象。就仿佛看到长江会想到东海,看到蜀山便会想到成都。本日放舟江上,想到的就是百里以外的海潮。先生诗中没有提一个海字,让我感到如有所失。”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李无忌有感吴若棠和单婉晶二人萧洒磊落的豪侠气势,长身而起。立于船头,远眺着江上月明的景色,堕入深深的思考。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堪愁。
他冲到舟边,对着本身所乘的轻舟大声呼喊:“书童,拿笔墨来,快快!”
不幸楼上月盘桓,应照离人妆镜台。
李无忌双手发颤地将手中的酒放回桌上。扶案很久,才朗声道:“吴兄此诗固然稍嫌细致。但是创意奇佳,自成一格。比我们这些陈腐墨客的行文,多出一番别致味道。”
吴若棠畅怀大笑,对劲洋洋道:“多谢先生嘉奖。可惜那帮不识货的家伙不在,不然听到先生这番话,必对我刮目相看。那,就请先生也做诗一首,以谢本日如此良宵。”
“实在,我都感觉本身这首诗有些意义,不知为何,就是没人晓得赏识。你们听着。”吴若棠∴★,兴趣勃勃地站起家,对着长江,大声道:“天姥山兮大铁杆,上面尖细座底宽,若能将天戳个洞,弄个玉帝到人间。”吟罢一阵点头晃脑。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吴若棠他踌躇着说:“这首诗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呢,却不是很有派头。”
吴若棠见他嘉奖,心中更是欢乐,道:“不如如许,头两句改成:春江潮流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有潮有海,有江有月,听着实在痛快。”
李无忌将本身的诗大声地念了一遍又一遍,仰天长笑,将诗卷支出怀中,对吴若棠和单婉晶二人深深一揖,道:“彻夜若非碰到贤兄妹,小生自问此生无缘吟咏此诗。”吴若棠和单婉晶相视而笑,同时行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