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墨绖出山[第1页/共3页]
十月十二日,是曾国藩进四十三岁的生日。自从道光十九年冬散馆进京,他已是十二个生日没有在家过了。父亲和弟妹们悄悄在筹办为他热热烈闹办一场生日酒。远近的亲朋老友早就在探听动静。他们中间有至心来庆祝的,但更多的是借此凑趣奉迎。
曾国藩将信细细地看了两遍,又重新放进信套里,锁进柜子中。这几天和南五舅扯家常,越扯越对湖南吏治的印象坏。早就传闻湖南宦海败北,两个多月来的所见所闻,公然如此。这类环境怎能办事!何况张亮基、潘铎等人都不熟。练勇在几十年前平白莲教造反时,为朝廷立了大功。白莲教事毕,练勇也就全数撤了。近十几年来,云贵一带处所不靖,又接踵在各州县办了一些团练,但鲜有效果。听南五舅的口气,百姓仿佛并不拥戴。为考证南五舅的话,国藩将四弟唤进阁房。
曾国藩也的确恭敬这个既无钱又无才的南五舅。南五舅是国藩母亲的嫡堂兄弟。他也读过几年私塾。厥后父亲死了,家道中落,他停学在家种田,过早地负担起家庭重担。南五舅为人忠诚朴讷,从小起就对国藩好,人前人后,总说国藩此后有出息。国藩两次会试落第,内心不好受,南五舅都接他到桐木冲,一住就是半个月,常鼓励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要怕波折,多几番磨炼,今后好干大奇迹。
"团练统统由各家本身开消,不要多少经费。""总要点钱吧!团长、练长每月集会两次,在谁家用饭?""当然是要点经费。各团各族本身规定,有的按人丁出,一人一百文、两百文的,有的则由几户殷实人家出。""你说一人出一百两百,南五舅说他们一人出五百,如何相差如许远?""有的族长黑心,想趁这机遇捞一把。""澄侯,看来这团练中有弊端。刚建不久,就有人想从中谋私利。再办些时候,会干更多好事。""是的,有的团丁还借机做好事。如借禁赌行欺诈,借查夜行奸骗。传闻添梓坪就产生了几起。""你说迟早操演,我返来两个来月了,如何没见过你们操演?""刚建立时,操演过几次,厥后垂垂懒惰了,再加上长毛又没来,有两三个月没练了。说迟早操演,那是写在纸上的规定。" "也有操演得好的吗?"
晚生曾国藩顿首
曾国藩老练期间,恰是家道最好的时候,厥后弟妹渐多,父亲馆运常不佳;叔父立室后亦未分爨,叔母多病,药费耗去很多。到他十多岁后,家道大大不如前,因此从小养成了简朴的糊口风格。回家来,他看到家里的房屋起得如许好,宅院如许大,场面如许豪阔,又惊奇又活力。母亲的发丧酒办了五百多桌,轰动四乡八邻,也是曾国藩未曾想到的。他把几个弟弟重重地责备了一顿,为着表示对他们这类讲场面、显摆气的不满,他决定不办生日酒,并到离家十五里路远的桐木冲南五舅家去躲生。
他将这张纸连同刚才写好的六大张纸一起折起来,放进信套里,谨慎地封好。正要提笔写封面,江贵进门来:"大爷,巡抚张大人来了一封信,老太爷请您老回家去。"曾国藩忙与南五舅告别,和江贵回家。刚进家门,四弟便喜滋滋地说:"哥,传闻是张大人的亲笔信!"说着,把一个尺余长的大信套递给国藩。因为曾国藩的身份和职位,使得他在诸弟中有着高贵的声望。对大哥,弟弟们敬若神明。固然信使说信中讲的是张大人请国藩晋省办团练事,荷叶塘都团总曾国潢急于晓得内里的详细,却没敢私拆哥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