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造反不如谈恋爱》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重生[第1页/共4页]

张淑妃那几句话,姬月白真是能记到了死。

张淑妃正端着茶盘站在天子身后――她对天子虽不似其他妃嫔那般殷勤奉迎,但见着人来了,还是亲身端了小茶盘儿来奉茶。

姬月白用本身的小手擦着脸上的泪水,用指尖把沾在颊边的发丝拂到耳后。她乌黑的长睫仍旧是濡湿的,杏眸更是湿漉漉的。此时,她正仰着巴掌大的乌黑小脸,眸中含着两汪眼泪,不由得便有几分眼巴巴的模样。

姬月白含混的应了一声,内心却又有些惊奇:这话,她是听过的。

只可惜,孝全皇后张氏福薄,竟是早早去了,只留个将三岁的嫡皇子,成国公府实是放心不下,只得又送了幼女入宫。

张淑妃原就是荆钗布裙都掩不住的国色,只是幼时随母礼佛,长年素衣布履,少有盛装时,入宫那一日却非常经心的打扮了一番,一身的斑斓绫罗,如披烟染霞;云鬓上珠翠摇摆,有宝光流转,一眼望去当真便如山间云端的姑射神仙又或是九重天上的神妃仙子,仙姿玉貌,容光皎然,令人见之而忘俗,连灵魂似也要被迷了住。

姬月白垂垂的平静了下来,她止了哽咽,哑声叫了一声:“父皇......”

张淑妃起家去迎驾,见床榻上的女儿还傻愣愣的便悄悄的掐了下她的手心,抬高声音:“记取,就说是你三哥推的.......”

这话一出,天子微微抬了眉梢,面上显出讶然的神采。

那是洛神赋里写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宫人寺人们这才谨慎起家,恭谨的垂首立在摆布,大气也不敢出。

“皎皎,你醒了?”

莫非,真就是彼苍垂怜,叫她回了少时,去弥补她那满腹的遗憾?想到这里,姬月白忍不住在被子底下用力的掐了一下本身柔滑白净的手掌心。

孩童对于母亲多有濡慕,张淑妃又是如许我见犹怜、天下罕见的美人,姬月白幼时天然也对母亲渴念非常,只感觉母亲仙颜心慈,荏弱无助,为人后代自是该当事事依从,不敢有违。只可惜,到了最后,倒是她的这位好母亲在她面前垂泪,哀声求她道:“皎皎,那左贤王传闻也是宏伟威武之人,倒也堪配吾儿。你就当是为了母亲和你兄长.......你就,你就嫁了吧?”

温和清澈的晨光从步步锦支窗外折入,脉脉照入,摆在窗边的几盆玉石葡萄和蜜蜡佛手在光下折着纤细的光。再往外看,模糊还能瞥见窗外的梧桐树,枝和叶的影子映在蒙了层霞影纱的窗格上,影影绰绰,静美凝然。

以是,身后再睁眼,看到仍旧年青仙颜的张淑妃时,姬月白另有一二的恍忽和不解:难不成,就是死了到地下,她还得和这位早撕破了脸的母亲再做一回母女?

姬月白再展开眼的时候,面前另有些白茫茫的。

此时,听到女儿这话,张淑妃柳眉一蹙,皎如明月的面庞沉了沉,已是不悦。

张淑妃听得她这声音,微蹙的柳眉终究伸展了一些,转头叮咛薛女官派人去给天子、太后等处报个信儿,就说二公主已经醒转了。

当时候,张国公两朝元老,世子年青有为,便是张家长女也已入宫为后,乃至还为当今诞下嫡子。张家一门,便如烈火烹油,鲜花招锦,实在显赫已极。张家高低也晓得过犹不及的事理,当时候也想着替这小女儿寻门好婚事,去过安平的好日子。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