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3页/共5页]
“可不是嘛,我家娘子都跟我说了,是一名梁郎君得了佛祖指引,才抓出了疫鬼!你没看内里那些净街行者面上都带着布巾,那东西叫‘梁巾’,就是梁郎君传下来的!只要带上,便能防住病气!”
当初是梁子熙借佛祖之名防疫祛灾,现在,则是怀恩寺借梁子熙之名广开法会,弘扬佛名。这也是一饮一啄了。
“传闻另有蚊虫呢!比来内里都找不到艾草了,只能上药铺买。归正我家门后的那条水沟是填上了,传闻只要没了污水,就生不出蚊虫。”
这是《佛说盂兰盆经》的内容,乃是高僧竺法护所译,念法天然熟谙。听师父如此说,他不由悄悄皱眉:“但是七月十五乃是道家中元之节,我们要在此时举体例会吗?”
“有这么奇异?!”
这些,都多亏了梁子熙!可惜本身比来都在晋阳繁忙,也不知那人身材如何了?等忙完了医寮中的诸事,还赶往梁府,持续为他保养身材才是。
在这雅淡香气中,姜太医祖孙来到了后院堂上。只见一名锦袍,头戴进贤冠的男人坐在主位之上,中间则是王汶,手持麈尾含笑作陪。
“……也是!往年如果闹起大疫,谁家不得死个几口?唉!哪个能想到,戋戋野鼠竟然也能害人道命!”
※
“甚么?竟然另有此事?”
“多谢东赢公垂怜。”姜太医立即昂首拜道,姜达也从速跟着拜了下去。
“可不是嘛!传闻阿母身材好多了,再过几日就能归家!”
从汉末至今百余年了,这还是第一次报酬的节制住了伤寒伸展。如此功劳,怕是不亚于张长沙的《伤寒杂病论》了。
那和尚也垂垂觉悟:“是了,如果现在举体例会,必能让人服膺佛祖恩赐。不过要选在何时为好呢?”
是研制医治统统伤寒的万灵药,还是按照脉理给出对症的丹方,每小我都有本身的挑选。口罩的推行和烦琐的消毒手腕,让医者的传染率大大降落,增加了世人的主动性。姜达没有健忘梁子熙之前的叮嘱,开端在医寮中推行病例轨制。统统医者在诊病之余,把会本身经手的病例和丹方一一写出,交由姜太医居中清算。信赖只要花上几个月时候,一部新的医书便会出世,连同防疫经历一起传播,造福万民。
“另有这说法?!咦,你快看,净街行者又来了!”
想到阿谁俊美又体弱的朋友,姜达心头也是一沉。此次不但不能赶往梁府给他保养,更是连面圣时都没法提上一句。不过就算东赢公如何抹去佛祖入梦之事,这晋阳城中,无数因他而活之人,还是会记得他的申明。与其卷入朝中,还不如让他留在并州,好好养病。
“道家有地官免罪,佛家也有目连救母,这不恰是以道法佐佛理吗?你且去王府奉告王中正。东赢公此举必不受王中正所喜,心中有愧,王中正定然会尽力支撑法会。如此,佛祖赐福之事,不就传遍并州了?”老衲唇角浮出笑意,缓声说道。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功劳。仔细心细跟管事交代结束以后,姜达松了口气,毫无仪态的箕坐下来。这些日子,他几近熬干了精力,瘦的连脸颊都凸起了下去。但是若无这场磨砺,他恐怕永久也窥不到伤寒之症的真正门道。对于一个医家而言,是多么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