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第2页/共4页]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出奇。除了通过每个关隘都要验关勘合外, 一起上顺顺利利, 就这么到了晋阳。站在那高大威仪, 不逊于邺都的城墙外,就连他这个老于商途之辈,也有了一丝恍忽。
这一起, 足有千里之遥。又是乘船又是穿山。但是让陈悦惊奇的是, 路上竟然一次也未曾碰到匪患!
是说这几天更新有点混乱,决定调剂一下作息。今后尽量下午六点之前更,每周五歇息一天。如果有啥不测,会在微博奉告的,能够存眷一下@捂脸233
他财力不丰,一口气运个几万石粮必定是做不到的,但是支撑一段路的花用,仿佛也不是不成能……
闻言卫协长叹一声:“罢了。起码考完以后,也能见到梁郡公了吧。不知怀恩寺里的壁画,何时方能完工?”
从冀州前去并州, 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陈悦先在东平舒登船, 沿漳水逆流而上, 直至邺城。随后下船,通过滏口陉西去, 进入并州境内。再行数日,方才气到晋阳。
得益于优良的地理位置,邺城的集市已经初具范围,底子看不出前两年屡遭洗劫的惨状。并州出产的绢锦、纸张、瓷器都要通过这里运往海兴港。而海船带来的粮食、杂货,也要通过滏口陉和白沟,运往并州和洛阳。
听弟子这么说,卫协捻了捻髯毛:“难怪这么乱。从速出了西市,进山就好。”
吃了半晌,最后一道终究也上来了,乃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水引饼。这但是挂着红绸的招牌菜。陈锐劈面食无甚偏疼,只是看很多人桌上都摆着,才意动点来。细细看来,这水引饼的卖相倒是不差,面都削成了尺余长条,汤色清澈,飘着油花,还放了两块酱色的肉块,香味扑鼻。
而车中两人,实打实都是高门出身。年长的名卫协,出自河东卫氏。年青的名荀朂,出自颍川荀氏。固然两人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嫡宗,这姓氏身家,也是人间第一等的。
“先生说的是。这几日正值开科,不免狼籍。也是北地缺人,方有此策吧。”一旁奉养的青年笑道。
“甚么利?不会是在驿站旁开邸店吧?”那人笑道,“冀州但是挨着幽州和兖州,指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
但是最上面那层,看着跟登海楼类似,宽广敞亮,人声鼎沸。楼外还聚着很多拎着篮子,买果子茶点的小子、女郎。在这边做着本身的小本买卖。
现在河东再就被匈奴占去,卫氏嫡宗的卫璪、卫玠兄弟,也去了扬州。他是年幼时就到了吴地,随吴中“八绝”之一的“画绝”曹不兴习画。此时也已艺成,立名三吴,有画圣之称。但是士人皆南渡,恰好他坐船北上,恰是因为怀恩寺想要重修大殿,绘彩壁佛像,方才千里迢迢邀他前来。
这一问一答,便显出了些分歧。当世的士族,对于开科向来持两种态度。一些人感觉此举卑贱,坏了人间民风。而另一些却感觉这也是不失为一个进身的机遇。只不过二者之间,高门十有八|九,是认同前者。
身为海客,陈悦可不会差用饭这几个钱。但是来这里的目标,就是为了刺探动静。是以他并未登上二楼雅席,而是在一楼寻了临窗的位置。这酒楼的食案也有些古怪,案几更高,小榻也离地两尺,可跪坐,亦可趺坐。不过陈悦打眼看去,垂腿胡坐的门客,一样不再少数。明显都是商贾,没那么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