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真小师叔[第1页/共3页]
尹小白坐在蒲团上,一个一十岁的孩子和一群均匀春秋快到三十的牛鼻子坐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特别的刺眼。
却不知这位面庞清秀的年青小师叔此时在两眼放光看一本最为道学家不齿的艳情贴丹青册,只不过贴上了《品德经》的封面罢了。
对,另有阿谁尹志平,也不是甚么好东西,色胆包天竟然玷辱了小龙女,禽兽啊,应当被阉了送入宫中当寺人。
捏着髯毛的手放了下来,脸上暴露高兴的神采,“既然是志字辈分的,为师替你起了一个好名字。”
终南山九宫十三观,数千黄冠羽士中绝大多数见到这位年青人,都需毕恭毕敬尊称一声小师叔,更小点的,更要喊师叔祖。
一名边幅清逸的小羽士躺在石龟背上晒太阳,身边斜放着古旧的书箧,内里装着有几册道藏古籍,他摘下一册,刚要翻阅,书上画了密密麻麻天干地支,神采微变,不断自言自语,终究重重感喟。
尹小白亲身配了药,让那公子带回,第三日那公子便重新上山给全真教捐了三千贯的香火钱。
“志敬,我不在门派中这些日子,你卖力措置门中大小事件,牢记万事三思而后行,如做不了定夺便和你王师兄商讨。”
尹小白端倪抖了抖,刚才仿佛说啥了,为甚么感觉裤裆里凉飕飕。
尹小白翻来覆去就看一页,因为舍不得,山上就这一本无上典范,还是前几日从一个上山求药的世家公子手中得来的,邻近大玉峰,一页颠来倒去看了数十遍,这才意犹未尽地收起,一脸浩然正气道:“这是那公子报答我的礼品,我如果不看岂不是孤负了他的一番情意。”
终南山北仰南俯,山大沟深,山岭与河谷、台地相间。
详确理了理道袍袖子领口,背起了书箧,下了小竹峰,半吟半唱着别人听不懂曲调“十年之前我们是朋友,还能够问候......”
庙门那边闹哄哄,小竹峰峻峭山崖边上的龟驼碑边上,倒是温馨得很。
各朝各代终南山都是玄门圣地,执掌天下道统,称为玄门祖庭也不为过。
路上偶有羽士立足喊他师叔或者师叔祖,他都会笑着打个号召,相称夷易近人。
宫中本日除了丘处机以外,其他六位师叔伯也全都盘坐在蒲团上,和掌教议论着事情。
有两池四潭九井二十四深涧三十六岩八十一峰,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小巧,以大玉峰上的重阳宫为中间,八十一峰环绕此峰此宫做垂首倾斜状,构成闻名的八十一峰朝大顶,千年来无数求仙道者归隐终南山,或坐忘绝壁,或隐于神仙棺,听戛玉撞金梵音仙乐,看雾腾云涌青山秀水,留下传奇无数。
千恩万谢的拜谢道长,这本书也是尹小白从他身上得来的,看到道长获得这书时眼睛里冒着绿光,锦衣公子暴露了同道中人的笑意。
尹小白的身边,赵志敬脸上的高兴一闪而过,“弟子定然不会孤负掌门真人的希冀,志敬恭祝师父师叔伯一起顺风。”
尹小白心中暗骂了赵志敬千万遍,脸上还是一副澹泊的模样。
出了小竹峰,见很多的小辈弟子过来施礼拜见,谨慎翼翼取下此中一卷封皮是《品德经》的玄门文籍,边走边看,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之时竟然笑出了声。
所幸这位小师叔自从五岁拜入全真教以后便再没有出过庙门,只在进山时睁着闪亮的眸子四周张望,今后便再没有这般失礼的行动了,这六年来大半时候不是在大玉峰重阳宫,就是在大小竹峰上遍读道家典范,幸运遇见过真脸孔的,归去都跟人说小师叔脾气极好,人也清秀,有神仙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