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2.1[第2页/共4页]
稻桩是迟早要拔的,不然周家拿啥来引火?另有夏季里铺床时,都是风俗性的先铺一层厚厚的干稻草,以后才往上头铺被褥,再有自家的粗绳也不敷使了,绑麻辣烫配菜时,也会使着稻草。
还真别说,就算周芸芸没说这话,周家阿奶也筹算往田里去瞅瞅。杨树村这一带有句老话,多数是父母长辈用来埋汰小辈儿的:你要能有出息,割过的稻桩都会长谷子。
别藐视了这个稻桩,虽说这玩意儿并不奇怪,可用处倒是真很多。像铺床、盖房、引火,另有扎草靶子、搓粗绳、编草鞋等等,哪怕这玩意儿再多,因着需求用到的处所更多,即便自家用不了,晒干捆扎划一后也能拉到镇上卖钱。
路上,周家阿奶叮咛道:“这事儿除了你以外另有哪个晓得?”
秋收那会儿,周家忙着鼓捣旋风薯塔,等好不轻易停了薯塔的买卖,百口长幼齐上阵将稻子收上来了,周芸芸又闹出了麻辣烫这回事儿。倒不是她用心折腾家里人,而是当时她自个儿也曲解了,想着粮食都收上来且已经晒干脱壳了,该是没啥事儿了,倒是一时健忘田里另有稻桩。
再生稻因着免除了播种、育苗的环节,比某些江南水乡的两季稻更加受欢迎。但是,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既有上风就必然会有优势。再生稻再度抽穗后,颗粒会比头一茬小,倒是稻穗数会比头一茬多。总的产量倒是很多,不过倒是没法跟前头比拟,估摸着最多也就一半的产量。
饶是周芸芸也有些被震住了,只是她想到的不是旁的,而是在揣摩要将一百多亩水田全数收割一遍……会出性命的罢?
买水田的事儿临时不断,摆布已经钱货两清了,江家昨个儿就筹办解缆了,就算忏悔也来不及。至于稻桩抽穗一事,周家阿奶让周芸芸细心报告了发明的过程,以及扣问她的设法。
到家时,也不过才上半晌,周芸芸想着田里的事儿,很有些心神不宁的。要晓得,民以食为天,自古这类干系到田产的事情,都绝对不是小事。哪怕是在她上辈子,冷不丁的冒出新型粮食种或者某些减产的体例,也能引来很多存眷。而搁在这年初,再生稻的呈现一准能掀起一阵风波。
只是,再生稻这玩意儿到底是不是头一回呈现?
“对了!”周芸芸忽的心下一动,又想起一事儿。
周家阿奶沉默再三,才道:“我们家稻田里的水没放掉,稻桩子也没拔,恰好水里养着鱼,肥了稻桩,又碰上前段时候夜里下过几场细雨……唉,只怕这是天意啊!”
幸亏,在最后的愣神后,周家阿奶倒是听明白了,她不甚在乎的道:“白得的怕啥?再说,这事儿如果成了,转头奉告张里长,叫他去上头支会一声,也许转头还能给我们家很多好处呢!”
这话也在理,哪怕要坑也该去坑不熟的,杀熟这类人,凡是有点儿知己的,做起来都感觉负心。最首要的是,就周家现在的环境,至心没需求贪这点儿小便宜。
并不是统统稻桩都会长出再生稻的,起首有一点,稻桩必须完整的留下,详细留多少周芸芸并不敢必定,不过依着周家这环境判定,留下约莫三分之一应当是有需求的。再一个,田里必然要肥,如果营养跟不上,或者在第一季收割后直接将水排洁净,那根基上就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