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一点一滴[第2页/共4页]
陈萱不好跟魏银说实话,总不能说,我跟你二哥要结婚了。陈萱换了种说法,“我跟阿年哥结婚两年多,这转眼就快三年了。阿银,我跟你说了,你可别说出去。”
“我一准儿不往外说。”魏银信誓旦旦。
陈萱一听,大为佩服,说,“阿柠你公然有志向。”又顺嘴儿跟徐柠探听了一回如何考取外洋大学的事。
魏银也是十八岁大女人了,要说没想过结婚的事也不成能,只是,整天瞧着二哥二嫂如许的恩爱, 魏银对婚姻的要求就相称的高了。
魏银说着就把这事儿定下来了。
魏年同魏银道, “我跟你二嫂有事, 一会儿就返来, 你看店吧。”
程太太挑了四五件衣料,还叫程苏帮她看,又同魏银筹议要裁甚么款式。
陈萱就带着徐柠去老宅拿毛钱发活儿。徐柠路上跟陈萱探听店里要不要用暑假工,陈萱笑,“要用的,你要有空,尽管过来。”
魏老太太眸子子一斜,看向陈萱,“你跟阿银铺子开着,钱挣着,买菜还跟阿年要钱啊?”这也忒精了啊!
李氏也就没与陈萱客气。
“不消不消,我都做两身新的了。”陈萱连连摆手,“可不敢再做了。”
程太太笑嗔丈夫一眼,同魏银道,“就是有孕的时候穿,舒畅就好。”
魏银先画个模样,给程太太瞧了,又给程太太量了尺寸。程家伉俪未再多留,定好衣裳,补了一回扮装品,程太太想到甚么,问姑嫂二人,“阿苏一到秋冬,嘴上就发干起皮,在家里我都会给他抹些香油,他又嫌味道大。你们这儿,有没有没有色彩的点唇膏?”
魏银做买卖和陈萱的观点是一样的,就是客人有钱,只要不是遇着那不懂行只看代价的发作,俩人都是凭知己做买卖,向来不会坑人钱的。何况,与程苏伉俪不是普通的熟。魏银取了好几样柔嫩的丝棉料子给程太太看,“都是本年的新货,我二哥前几天不是去了趟上海么。这是从上海运返来的,说来,也不比我们从天津进的料子贵,我摸着,格外软和,洗过后也不退色。嫂子你如果在家里穿,做几身这类丝棉料子的不错。如果出门穿,这里另有几样料子,也是夏季的新料子,天津来的德国印花料。嫂子你先挑料子,我们再筹议格式。”
陈萱把毛线递给她,“也是我俄然冒出的主张,就按你说的办吧。”
全部早晨,魏年那嘴角就翘啊翘的,式微下来过。
魏银在店里就能闻到那一种热恋中的甜美味儿,因中秋渐近,她们这铺子也有些忙,待一时闲了,魏银悄悄跟陈萱探听,“前儿我二哥还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哪。二嫂,你们如何俄然这么好了。”
姑嫂二人正说话,程太太就过来了。
“这个真没有。”魏银看程苏的嘴唇一眼,程苏脸上有些挂不住,抱怨老婆,“北京秋冬本来就干,嘴干起皮的也不但我一个,行了,多大的事儿,还要专门拿出来讲。”
魏年把大红帖子往怀里一揣,握着陈萱的手就往外头吃午餐去了。陈萱说,“阿年哥,我们下午都要去铺子里忙,就在面馆儿吃点儿吧。”这是魏家第一次全部出门时吃的那家拉面馆,老板是甘肃人,一手拉面绝活,面条抻的是又细又筋道。魏年同老板说了要两碗面,让陈萱先坐着,魏年到劈面的羊肉床子那边买了些红焖羊肉,介时与拉面一起烧羊肉面吃,俩人都爱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