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避居兴庆宫[第1页/共3页]
孟德藻带着儿子将两人送出门来,再三叮咛道:“高护院且随澧王殿下好生做事,朱紫府上规距多,你得放机警点先学着,今后也不消再回俺身边了,如有澧王叮咛再来找俺!”
“好啊!孙儿正闲着呢,自当为祖母代庖!”李恽一听大喜,正愁找不到好话题,也没好借口留住在这边,这下有事做,总算能顺势在这避避风头,张望一下风色,还能尽尽孝心。
为了今后便利联络,孟德藻主动保举高行恺,李恽天然乐得收下,此人会技艺,算是个不错的人才了。
这一中午搞得身心俱疲,李恽早就累了,不耐烦地说:“没甚么好想的,烦劳先派人知会一声,还请带路吧!”
“。。。。。。”
天宝期间,兴庆宫曾一度为大唐政治中间,玄宗在那边修建了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南薰殿、兴庆殿等宫殿和别苑,面积足有太极宫的四分之一。到元和年间,兴庆宫渐为大哥嫔妃和内侍宫人养老的处所,天子极少驾幸。
戴上笠子遮着脸面,过了东市北门外这一段路后,李恽放下心来,未几时就到了通阳门外,白日宫门是开着的,与保卫的神策军厢批示使打过号召,被领进通阳门内瓮城中等了一会儿,内里出来一名大哥内侍,迷惑地打量了李恽半晌。
“这倒也是!恽哥儿这白日过来,没去弘文馆进学么?若不忙,可否给祖母誊写佛经?这年纪大了,眼力不好,每天总抄不了多少。”
东西带进宫是要被查抄的,李恽只好照办,随李忠告一起步行,过光亮门,走龙池西岸前去大同殿,王太后就住在那儿。
李恽当然明白这李忠告是美意提示,但便宜老爹李纯是无以面对老太后,本身却没甚么好顾忌的,不过是触怒郭贵妃罢了。
等过几天,京兆府和各大衙门应当把案子也办得差未几,就看他们辩论出甚么成果了。固然祖母一定能庇护本身,但陪陪祖母也老是好的,老爹也必定不会恶感。
“呵呵……那不是没体例么,也没如何打伤你,没事就赶车走吧,你家小娘子应当买好了东西,能够正等着呢!”李恽讪讪一笑,拔开拦在身前的马鞭,钻进了车里去。
传闻祖母出身琅琊王氏,是天宝期间陇右名将王可贵的孙女,之前在大明宫时言容恭谨,宫内都盛赞她的德行。李恽实在也挺猎奇,传闻“永贞内禅”首要寺人不肯放弃神策军的兵权所策划的,这老妇人对于先皇顺宗的病逝,必定是耿耿于怀吧。
“恽哥儿故意了!对了……恽哥儿十六了吧,你兄长宁哥儿也十七了,都没许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把婚事好好筹办一下。你那阿爷整天在忙些甚么,儿子大了都听任不管,也真是的,唉……可惜哀家也不好过问这些。”
“哟……澧王殿下要去看望王太后?这恐怕不太合适啊,殿下可得想明白了。”
别说打白叟,我还打女人呢!
再回到东市坊墙转角那儿,萧小娘子正在墙外柳树下,手里提着两个竹篾编成的提笼,能够是些吃食。妙芸怀里抱着两筒深色的绸缎和一卷白绢,另有一个红漆小木盒,看就是些较为贵重的簪花金饰等小物件。
大同殿是兴庆宫后宫西便殿,区间比较狭小,没有大明宫内那么宽广,修建房舍也没有那么恢弘壮观。龙首渠两岸垂柳依依,便桥白玉雕栏,风景倒是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