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洪流7[第1页/共3页]
使张国焘放弃伪中心,最后带领四方面军北上,完成1、四方面军的汇合,在这一点上,张浩是功不成没的。毛泽东对张浩赐与了充分的必定和高度的评价。当张浩归天的时候,毛泽东亲身为他扶棺送灵。
中共中心只要作出《关于张国焘同道建立第二“中心”的决定》,指出“张国焘同道这类建立第二党的偏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反动”,同时在党内公布1935年9月12日俄界集会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道弊端的决定》。
阎红彦是重新疆方向进入中国的,张浩是从蒙古方向出去的,他返来也是扮作贩子,穿戴光板皮袄,挑了副货筐,风餐露宿,穿越戈壁,沿途探听动静,于1935年11月达到陕甘边区的边沿,在瓦窑堡找到了中共中心。
78.独一一个身后由毛泽东亲身扶棺送灵的人
《八一宣言》是王明草拟的,从这一点看,也不能说王明一点儿功德都没有干。《八一宣言》是中共党内一份首要文件,这一文件在建立抗日民族同一战线上有相称的进献。
张浩解缆的时候,中共中心派来与共产国际建立联络的陈云还没有达到莫斯科。这是个偶合,莫斯科派出了张浩代表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心通报暗码、建立联络,而中共中心派出了陈云到莫斯科汇报环境,与共产国际建立联络。但是张浩与陈云两小我没有见面,两人在路上交叉而过了。
张浩的电报对张国焘无疑是当头一棒。他深知共产国际这块招牌的权威。思虑一段时候后,他致电张浩,表示“统统从命共产国际的唆使”,但又说中共中心北上行动是“反党的机遇主义线路”,“放弃向南生长,惊骇反攻仇敌”,“向北逃窜”,是“一贯机遇主义线路”的表示。
第二个就是张浩的功绩。张浩几次以本身的身份,以共产国际的代表在做如许一个调停,当中共内部产生争辩的时候,共产国际代表作为中间人在调停,他的力量就很大了。
1935年12月16日,张浩以“国际代表”身份从陕北开门见山地致电张国焘:“共产国际派我来处理1、四方面军题目。”22日张浩又电:“党内争辩,目前不该弄得太锋利。”“能够构造中共中心北方局、上海局、广州局、满洲局、西北局、西南局等,按照各种干系,有的直属中心,有的可由驻莫(斯科)中心代表团代管,此或为目前使党同一的一种体例。此项定见望兄熟思,见复……”有的直属中心,有的可由驻莫(斯科)中心代表团代管――这就是毛泽东、张闻天、张浩筹议好的变通体例。
张闻天致电张国焘,望其停止分裂活动,不然“不但全党不觉得然,即国际亦必不觉得然。尚祈三思为幸”。
同时,张浩也传达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的《八一宣言》。
能够说,张国焘为南下赤化川西北所作的筹办是经心的。标语也实惠诱人,“大肆南下,打到天全芦山吃大米”――仍然是五四活动中跟那位牧师学到的技能:从大众切身题目动手。
张国焘以“党团中心”名义致电中共中心时,张浩已经来到瓦窑堡。情势很严峻,仅仅靠党中心的教诲和疏导,处理不了题目,必须借助共产国际的权威。毛泽东、张闻天与张浩筹议,由张浩以“国际代表”的特别身份出面,帮忙、教诲张国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