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二三零章[第3页/共4页]
如此,穆安之虽不肯意与卓御史一起当差,也应了这差使。
慈恩宫。
“这如何行呢。三哥出远门,我得跟他身边儿奉侍啊。”李玉华说,“他这小我,一做起事来就没日没夜的,哪次都是我打发人把饭食送到他衙门里去。偶然还要把差使拿回家,半宿半宿的看, 如果没我在边儿上,这么煎熬如何了得。皇祖母您能放心?”
“这不是要去河南么,我先清算东西呀,甚么时候出发?”李玉华盘腿坐榻上,眼睛瞅着清算出的清单,看还缺甚么少甚么没,一面问穆安之。
胡安黎心说,殿下心肠真善,一躬身,下去办了。
“不可。皇祖母说让我跟你一起去,我得在你身边奉侍你哪。”李玉华的眼睛从清单上抬起来,对穆安之明丽一笑,“已经跟皇祖母说好了。”
卓御史颌首,“另有一事,我们去河南赈灾,要向户部申请赈灾所需米粮,不知要申请几多数量?”
“望重不大清楚,可德高有待商讨,先时帝都不过来了几千流民,就有人敢起哄肇事乱传闲话举高粮价,他粮商行会的会首是做甚么吃的?”李玉华不屑的哼一声,与朱阅道,“明天殿下就要启程,你今晚把这事办了,有几家算几家,情愿跟着殿下一道去的尽管去。”
叫李玉华这么一阐发辨白,蓝太后也觉着,李玉华是个能帮上忙的。国度大事不敢希冀她,起码李玉华在身边,能把孙子给奉侍的妥妥的。
卓御史微微欠身,“遵殿下谕。”然后问,“殿下筹算甚么时候出发?”
穆宣帝瞥太子一眼,看你出的这好主张。穆宣帝道,“他敢捶死你,返来我捶死他。”不待二人再废话,穆宣帝直接说,“此次到河南,一则看河南灾情到底如何,二则朝廷的赈灾银粮都用到甚么处所去了,三则将灾情照实上报,安抚受灾百姓,莫使他们流浪失所。”
交代妙手头上的事,穆安之召来胡安黎,“跟小杜说,质料御史台送来了,不消再统计。去问问流民,故乡可另有亲人父母,哎,都到这个境地,估计亲人也未几了。还是问一句,或是有呢。如果有的,可代他们写信一并捎到河南去。”
待第二天穆安之回府,李玉华早把府里的事安排的妥妥铛铛,内宅的事交给孙嬷嬷管,外头的事交给华长史,都不消穆安之操心。别的,李玉华还召见朱阅,让朱阅去问问,在帝都的几个大粮商,问他们可情愿随军一道去河南。
穆宣帝之以是用穆安之,一则是太子保举,二则穆安之在刑部断案非常敏捷果断,虽是第一次出远差,穆宣帝就得要这么个果断之人去措置河南灾情。穆宣帝道,“你为主,不过,到了河南要多听卓卿的定见,卓卿在赈灾上极有经历,不是你能比的。你们既为钦差,天然可临时措置。”
“孙嬷嬷倒是全面,只是她一贯对三哥百依百顺的,丫环们虽忠心,也是听叮咛做事。就三哥的脾气,能听她们的?”
穆安之心说谢你个头,有这质料不早说,他已经把杜长史派出去了。
朱阅心下一喜,问,“娘娘,这事要不要知会粮商行会的会首,段会首一贯德高望重。”
不待穆宣帝说话,穆安之本身先一幅你们没搞错的神采吧,“跟他一起办差,如何才气忍着半路上不捶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