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玉玺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26|二一四章[第1页/共3页]

转念一想, 小牡丹在坊间名声极大, 别看就是个跳舞的,传闻拥趸很很多,他熟谙的人更是三教九流。

杜长史倒是觉着穆安之怕是与玄隐阁有些渊源,“那小牡丹说,他徒弟走前还曾说过,如有能帮殿下之处,必然要帮手。”

杜长史也参不透,莫非睿侯超等怕疼?当年重伤不治,特别疼?如何想都感觉违和,睿侯如何说都是一代人杰,别看现在陆国公也是权势赫赫,但跟睿侯当年底子没得比。

再翻到第三页,又有:掉牙,打斗三次,安,泰安四年玄月。

对于玄隐阁,不会有甚么事比睿侯过逝更重。如果杜长史没猜错,这应当是记录的睿侯死前之事。

“这构造之道,我还没见有人能赛过木香姐的。”穆安之说着拿起裴如玉的信,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不是平常羊毛,说是北疆那边挑出来的,最细最软挨着身儿的羊毛织的,里头掺了蚕丝,夏季穿最和缓。明儿就让她们裁了衣裳,现在天儿冷,恰是穿的时候。”李玉华拿起来给穆安之比比,“色彩染的也好,这大红的色彩,就在帝都也不是哪个染坊都能染出来的。等做好了,过年穿。”

“是,部属明白。”杜长史揣摩,“不知这册子上记的是谁,与睿侯生前事放在一处,想是个极要紧之人。”

穆安之略看了看杜长史拿回的这两册东西,第一册不过就是些动静记录,看到第二册时,穆安之不由道,“这上面记得是谁?泰安三年,那会儿陆侯也十四五岁了吧?”

杜长史没感觉如何,“殿下放心,我武功高招哪,不怕冷。”

“回了,一大早过来的,放下东西略说些话就急着往故乡赶哪。他在北疆成了亲,传闻此次到北疆,小九婶有了,急火火的回家报喜。”李玉华笑着从身后拿了个匣子出来,“我就没留小九叔,等来岁开春他还得来。这是木香姐写的信,里头另有一封裴状元的。”

如果小牡丹所言是真, 那就更说不通了。

毕竟, 睿侯虽去的早,可睿侯实打实姓陆,跟东宫打断骨头连着筋。

“回吧。”穆安之也要回内宅跟玉华mm一道用饭,看杜长史腰间绣梅花儿的扇袋,外头风雪打在窗子上,刷刷做响,穆安之递给杜长史个手炉,看他这连个披风都没穿,不由感喟,“你就这么出来的?”

第三行:发热,三日愈,安。泰安三年八月。

第二一四章

穆安之自小在宫里跟着蓝太后长大,蓝太后有甚么好东西一贯是先给穆安之,太子都要向后站的。李玉华把那料子放穆安之手上,让他细看。穆安之还真有些奇特,托起来细瞧,这料子织的精密,动手便生暖意,摸着比普通的棉布丝绸都要厚一些,却又非丝又棉。

待翻过第一本,第二本是一样的天蓝色封皮, 但内里纸张泛黄,笔迹亦透出陈腐,看得出并不是第一册那种胡蝶穿花似的笔迹,这一册的笔迹端重,明显是另一人所记。

他说,他实在太痛了。

第五行:安,泰安三年十月。

穆安之刚到外间屋儿,李玉华就迎了出来,拉他往里屋走,“快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杜长史一目十行阅过,没翻几页,内里夹着张薄如蝉翼的透明薄绢,上面写着没头没尾寥寥数语:

“莫非我泰安三年出世,泰安六年就换牙。小孩子换牙起码得六七岁吧。”穆安之翻阅着那册子,“玄隐阁就是记也该记太子的,记我做甚么?何况我小时候也没跟人打过架。太子估计小时候也没人敢跟他打斗,你瞧瞧这册上背面的记录,的确是个打斗精。”穆安之把整本册子快速翻完,啧啧两声,坚信本身重新到脚根玄隐阁没有半点干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