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一二二章[第2页/共3页]
“晓得晓得,不是我们的,是父皇和太子的。”李玉华接了他这话,“可这江山到底姓穆,哪儿就一点情分都没有哪。我就是劝你,与其生这没用的气,不如想想接下来如何办?”
“案子再难查也只是一宗案子,可如果连帝都四周都不平安了,这就是大事了。”穆安之说着叹了口气。
郑郎中一贯不慕财帛,不过,他还是为部下人欢畅,哪个身后都是一家子人要赡养,能多得些俸银,自是功德。郑郎中深深一揖,“谢殿下犒赏。”
未到上元节, 甜白瓷花盅内的水仙已经开败了。
李玉华很了解的再递个蜜枣给三哥吃,把穆安之气的,“你就不会顺着我说两句。”
“周氏年前在牢里时, 周家便没少鬼鬼祟祟的过来密查, 一家子惊弓之鸟, 臣畴当年便有防备。这回带的多数是熟行, 有两个年青的孩子, 也还机警, 再者李知州故意帮衬, 并未出事。”
李玉华挑挑眉,眼眸含笑,“别看我没当过官,可天下的事都一个事理,以通州来讲,周家郑郎中都不消考虑,周家已经阖家被拘,郑郎中又不是通州官员。”
“通州可不是太行山以东,通州就在帝都之畔哪。”穆安之忧心忡忡,“至今我每想到郑郎中他们几乎被人暗害了性命,都毛骨悚然。”
“是!”
穆安之唇角忍不住一翘,高低打量李玉华一番,啧啧,“真是不得了,你这连宦海三味都熟谙于心了。”
说着,李玉华俄然贼兮兮一笑,“你不是说周家另有一子一孙提早分开没缉捕到么?依李知州的夺目,他都能探知周家筹算诈死脱身的手腕,怎会不留意周家一子一孙的去处?令他去查周二郎与周家长孙的下落,等他把两人缉捕归案,再怒斥两句,把他的罪免了,先时罚的俸再给他添上,不就得了。”
“你都是心太软才如许。”李玉华捏一把玫瑰味儿的南瓜子,跟穆安之说,“你得如许想,这江山姓穆,又不姓旁的,皇家是江山的主家,那些大臣官员就相称于大小管事,如果自家财产出了事,必定是你们自家人最焦急,管事的豪情就要差上一层。你得明白接管这个事理,才气公允的对待事情。”
穆安之左手虚握成拳向右掌重重一击,还是喜色难消。
“就如许?”李玉华竖着耳朵听半晌,就听了个失火的事,绝望之情溢于言表,在零嘴匣子里摸俩瓜子巴唧巴唧吃了,对着穆安之的臭脸说,“这么点事也不至于活力啊,不没烧着郑郎中他们么。”
穆安之感慨,“朝廷承平还不到二十年,人们就忘了北疆兵变时的危急四伏、民不聊生。”
穆安之说,“明天你进宫,把这事跟皇祖母说一声。”
李玉华嗑着瓜子,“这类事也不是太罕见吧。州府县城算是比较有章法的处所,你不晓得偏僻地界儿的事,甚么官儿不官儿的,好些山里都是本地大户一言堂。”
“夏季天寒, 水结冰时, 驿馆里用来灭火的水缸按例都要在底下生炭火解冻冰,以免水冻牢万一失火难救。可实际上,驿馆为了省炭火银子, 多是不会生火烤冰的。何况没哪家真用火石生炭火的, 捡两块烧红的炭做火引便可。臣将他唤到屋中问起,他说我们住的院子以往死过人,风水不好。这要再不知何意,臣也算白任刑部司郎中了。”郑郎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