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投其所好[第1页/共2页]
“呵呵”扶辰在心中暗笑,明朗说得这般滴水不漏,倒让他颇感不测。
“是,殿下。”肖飞牵着马应了一声,非常不屑地瞟向府内,心想殿下为何要屈尊携礼来拜访这个酸儒?还不如将那老夫子活捉来,再让他乖乖答话呢!
“请父老代为通传,就说昊轩特地前来拜访朱大夫。”昊轩拱手道。
这一对父子都是出了名的为人师表,操行寂静。
“很好。”昊轩点了点头,心说朱元之子朱曜身为朝廷五品正谏大夫,干的是监督帝王言行、改正帝王得失的严厉事情,首要的职业操守就是本身操行端方,要有一身正气。再加上他有朱元这个极重家教的严父,朱曜每日勤谨于公事之余必定早早归家,绝对不会在内里花天酒地。
昊轩看他这副急不成待的模样,顿时在内心笑了。像朱元与朱曜如许的君子君子、品德表率,既不会趋炎附势,也不会为财帛美色而动心。唯有投其所好,才气与之靠近。
“恰是。”
见扶辰态度和缓,明朗又将礼品奉上,扶辰未及细看,便被此中一件宝贝吸引。
朱曜微微一笑,“承誉,请!”
“哦?如此宝贝你父皇竟舍得送到赵国来?”扶辰佯装惊奇道。
昊轩无法的点头笑了笑,他脸上的神采也太较着了!
明朗站定向扶辰见礼后,让人将刚送进宫的几个箱子抬到堂上。
明朗仿佛毫不在乎,避开锋芒说道:“陛下,齐赵两国毗邻,比年战事已让边疆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敦睦共处,方能还百姓承平。明朗此次来赵国,是为了齐国,更是为了两国的百姓。”
“请!”
听明朗振振有词,且字字句句皆为百姓着想,扶辰心想,既然你齐国如此道貌盎然,不如将计就计。
这对父子,都对书法有着痴迷的爱好。
“取来我看!”
王云志是本朝最有风骨的大书法家,同时,他还是擎宇的书法教员。王云志归天以后,吴思远凭着一笔“近似”王云志的书法成了擎宇的亲信近臣。而吴思远还是朱曜的舅公――他能不为吴思远的真迹而动心吗?
书香朱门、官宦之家,不免礼节烦琐。
“郎君来访,不知有何见教?”门吏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一眼看去却半点不像普通的仆人,而像一名饱读诗书的儒雅父老。
“太子言之有理!既然太子如此为珍惜百姓,朕也情愿不计前嫌,与齐国敦睦共处,让百姓疗摄生息,安生乐业。”
昊轩俄然留步走回肖飞面前,“切忌不得无礼冒昧!”
有朱元如许一名父亲,昊轩不难想像朱曜的为品德性是甚么模样。
“我去登门求见,你在此等待。”昊轩略整了一下衣冠,拿着竹筒画轴朝大门走去。
昊轩和朱曜好生酬酢了一阵后,方才拿出阿谁竹筒取出贴轴来,说道:“实不相瞒,昊轩藏有一贴,传闻是当年吴思远奉太宗天子之命,临募的一贴咏春序。如当代上假货纷繁,是以特地前来肯请先生代为鉴定。”
常言道甚么样的仆人就养出甚么样的狗,这话固然不入耳,倒是话粗理不糙。单从这门吏的举止言谈来看,昊轩猜想朱曜定然是个知风雅、重礼节的人。
“殿下,时候刚好,他返来了。”肖飞道。
朱元以他才调盖世名扬天下的父亲为表率,刻苦治学勤谨为官,现在已是朝廷仰仗的重臣、享誉宇内的一代鸿儒。他还保举了很多德才兼备的豪门学子为朝廷所重用,可谓桃李芳香、弟子故吏遍及天下,士人学子尊他为――“天下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