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页/共5页]
王克洵望着他,道:“前日我收到泰州县送来的这封公文,委实有些惊奇,这是应知县的意义?”
承蒙他如此宠遇,若换了第二小我,必定是要感激涕零受宠若惊的,何如应兰风内心是不想再在宦海上厮混的,因而对答也只是中规中距罢了,不见甚么格外惶恐或奉承的神采,这在王克洵眼里看来,――如此不卑不亢,则更是个“极有风骨”的人物了,是以对应兰风好感更加添了三分。
应兰风起家拱手道:“恰是。”
应兰风略微啜了口热茶,道:“不碍事,喝点热茶便好了。”
除夕过后,很快又到了元宵节,遵还是例,每年元宵节里,张府都要大放烟花的,而县城里却也有一半的人要来凑这热烈,竟成了元宵节一大庆典似的,张珍更是早早地跟应怀真说好了,约了早晨要一块儿看烟花。
应兰风忙起家相谢,道:“幸亏王大人明察秋毫,不然下官又是跳入黄河洗不清了!”
且说应兰风出了府衙,骑上马儿,带着招财,慢吞吞地就往回走。
应兰风吃着掰开的包子,又把另一半也凑到应怀真跟前,道:“真儿也吃一口。”
王克洵说到这里,便抬起手来,在应兰风的手背上悄悄地拍了两下。
应怀真还是戴着虎头帽子,小脸儿红红地,通身有些热烘烘地,应兰风把她紧紧抱在怀里,道:“你是在那屋里烤炉子了?就这么俄然跑出来如何成!风扑了不是闹着玩儿的。”
应怀真道:“爹穿甚么都都雅。”
应兰风却不觉得意,拍拍身上,衣裳里的棉絮被弹得极疏松,他便啧啧赞叹说:“岳母的技术也是极好,都未曾量身,做的却比量过都要合适。”
应怀真口干舌燥,喉头也阵阵地发紧,竟说不出一个字来了。
应兰风举手道:“不敢不敢,实在不管在那边都为皇上的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忧罢了,固然大人汲引下官,但是下官也有自知之明,不敢就妄自负大……”
李贤淑高低打量了一回,笑得哈腰,鼓掌说道:“可不能怪我不早给你穿上,如许打扮起来,好端端一个应大人,竟变成乡野里那收地租子的土财主了!”
应兰风摸了摸应怀真的头道:“真乖!”便掰开包子,热气一涌而出,令他非常满足,也不顾烫就谨慎地咬了口,豇豆是用糖拌的,又甜又糯又香,先前身上的寒气儿因之散开,四肢百骸的毛孔都舒畅地叹了声似的。
徐姥姥走了有半个月多,公然泰州又下了一场大雪。
细细地笔尖微微闲逛,但也是极快的一瞬罢了,应兰风又笑说道:“不了,爹现在……只想好好地守着你跟你娘,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应兰风“嘘”了声,道:“本年的炭格外贵,冷的又格外早些,还要防备来岁春寒也长,那些就留着给阿真屋里用,多了总比少了强。”说完又笑:“再说我那里就能冻出病来那么娇弱了?大不了就再多穿些棉衣就是了。”
李贤淑咯咯地笑了起来,道:“瞧你这浮滑的样儿!当着阿真呢,就更加胡说了!”
辞旧迎新这天,一家子从上到下,包含丫环仆人们都换了新衣裳,因先前有徐姥姥在此帮手,早早地就给应怀真预备好了过年的新衣裳,故而李贤淑更轻巧了很多,一家子团团聚圆地过了个好年。